|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與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UCLA) 共同舉辦的國際研討會,5月11-12日於UCLA校園舉行,會議主題為「原住民知識在臺灣:比較與關係視角」 (Indigenous Knowledge, Taiwan: Comparative and Relational Perspectives)。本會集結了臺灣與美國相關領域的菁英學者齊聚一堂,針對原住民議題展開熱烈討論,不僅為兩校在學術與教學上帶來更密切交流,同時也深化了臺灣議題的國際性對話。
本研討會為UCLA-NTNU Taiwan Studies Initiative的年度活動之一,由UCLA史書美教授所策畫。為期兩天的會議共發表16篇論文,並安排一場原住民作家論壇。討論的焦點以臺灣為軸心,進而擴大至美國、墨西哥、沖繩、菲律賓、紐澳等地區,從不同的族群與地政學視角探索關於原住民知識的課題。
與會人士除了來自臺師大與UCLA的學者之外,更還包括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紐約大學、密西根州立大學、以及中研院、東華大學與政治大學的多位教授,現場亦吸引了許多熱心的研究者與學生加入討論。本研討會無論在規模或議題的多元性上,都是美國學界相關研究中首開先河的一大盛會。
會議開幕式中,UCLA負責國際事務的副校長Cindy Fan、人文學院院長David Schaberg、亞太研究中心主任Min Zhou 與駐洛杉磯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教育組組長藍先茜女士均到場觀禮。
Cindy Fan教授為開幕致詞,首先感謝臺師大對於兩校交流的巨大貢獻,並特別指出UCLA-NTNU Taiwan Studies Initiative 為UCLA的國際交流模式建立了很好的典範,而這場研討會也充分展示了跨域學術對話的可能性。
此外,現任原住民委員會副主委的地理系副教授汪明輝也代表臺師大與原民會,為大會獻上原住民傳統式的祝福,並致贈《臺灣原住民族歷史地圖集》予UCLA。
UCLA成立於1919年,不僅是全美最知名的高等學府之一,亦於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居前15名,其校園坐落於洛杉磯市精華地段,人文薈萃,鄰近好萊塢,加上擁有800萬冊藏書的圖書館與各式各樣的藝文活動,提供師生多采多姿的學習與生活環境。而UCLA-NTNU Taiwan Studies Initiative 則是臺師大與UCLA所共同推動的學術交流計畫,本計畫每年除了提供兩校學生與學者進行互訪、修課、教學與研究之外,還舉辦與臺灣議題相關的講座及研討會。本計畫著眼於結合兩校的長處與資源,共同打造臺灣研究的國際舞臺,截至目前,對於臺師大與UCLA雙方的實質交流,已獲致相當成效。
資料來源:臺灣語文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