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園記者衛教108黃子軒報導】5月15日晚上,學務處全人教育中心辦理服務學習知能講座,邀請全球在地行動公益協會秘書處賴樹盛蒞校,分享其擔任國際志工,替泰緬邊境移工、難民服務長達15年的心路歷程。
賴樹盛從學生時期講起,分享成為國際志工的動機與想法。「學習如果只停留在紙本,而沒有親自到當地體會、感受,那麼學習就不算完整。」也揭示其「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的價值觀,鼓勵對於人生目標還有些迷惘的同學們多嘗試、多體驗。
搭配短片解說,賴樹盛談到泰緬邊城美索的現況。軍事衝突下的緬甸居民,為了安全,遷移至泰緬邊境,卻喪失了身份、國籍,且缺乏食物、教育與工作環境。「他們隨時都在為生存奮鬥,不像台灣這麼舒服。」賴樹盛更以與當地耆老的談話經驗,傳達「希望更多人能看見這群有需要的人」理念。
演講後半段,則點出全球在地行動公益協會在當地的行動與改變。包含傾聽當地訴求;結合當地資源組成團隊;整理校舍、改善學習環境;建設新學校、聘請青年擔任教師,以增進孩子學習動機等等。
賴樹盛認為,「教育」是最不可或缺的資源,期許透過教育,讓當地孩子將來有能力回饋社區,也以「你上次為學習新事物而感動是什麼時候?」引發反思,提醒在座同學珍惜每一個學習機會。
最後,賴樹盛將泰緬服務的經驗比喻為「自我設定的田野實習」,再次鼓勵同學們走出校園,嘗試「一個人的旅行」,也希望能讓台灣人更了解泰緬地區的現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