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園記者教育109胡若水報導】師大通識影展於5月9日邀請王育麟導演現身說法,講解拍攝電影《阿莉芙》的心路歷程。《阿莉芙》是台灣少數探討LGBTQ的電影。LGBTQ是指女同性戀者、男同性戀者、跨性別者代表或對性別認同感到疑惑的人。
片中主角阿莉芙本名阿利夫,名字代表他不同性別身分。這部電影背後其實有個來自佛經的深刻涵義「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引申在電影代表:無論是男是女,其實都只是外在的虛相。
陳竹昇飾演的Sherry的愛情觀是「我愛你,不管你怎麼樣」。這是導演讀了康德「如果我愛你,與你何涉」受到的啟發。東京影展時,只有Sherry面前有一整排觀眾要簽名。因為台詞「只驚看袂丟你」表現四五十歲女性的心境。導演說,陳竹昇把自己當成女人在演,把女性的纖細放大一百倍。Sherry是不是變性人不重要,陳竹昇是把她當成真正的女人在演。
阿莉芙和李佩貞在海邊旅館的戲碼中,海浪節奏的反覆跟人的潛意識、情慾產生連結,「用這樣的衝突矛盾來說背後的故事,『不管你是男生還是女生,我都會愛妳』這樣的台詞,就能自然的說出來了。」
安琪請求正哲回來時,裝作不經意問他的經濟狀況。正哲只是把煙熄掉,不回答就是他的回答。「他是有尊嚴的,再回答下去很像哭窮,覺得自己很卑微」導演提到這就像雷蒙卡佛的小說,台詞不會明講,隱含許多言外之意。
導演告訴大家一百個人看電影,就會有一百種想法。每個人哭點笑點不同,這些代表自己的特色、優點、缺點或是罩門。而觀賞電影其實需要學習,必須瞭解鏡頭後更深層的內涵。另外,面對大學生佔多數的觀眾,導演強調追逐願景的路上,熱情、紀律、良知具有很大的重要性。
歷史110 李虹表示自己平常不會接觸LGBTQ族群,但因為朋友有性別認同的問題,所以想要了解他和LGBTQ族群。第一次看這部電影時她受到很大的衝擊,但也開始學習更設身處地為這些族群著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