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園記者社教109雷佳儒採訪報導】「阮辦滿滿的好料,等恁來予阮請!」你曾經參加過喜宴嗎?你喜歡辦桌文化嗎?2018師大台文週「辦甲反桌」熱鬧登場!今年的台文週,於05月07日到05月11日,在臺師大校本部的日光大道舉行為期五天的擺攤活動。現場除了販售各式美食外,也推出許多結合台灣文化的文創商品,吸引不少人駐足圍觀。
「辦桌是許多人生活的一部分,也是熱鬧與團圓的象徵。」總籌邱宴藜表示,一開始就決定以「辦桌」為主軸,但辦桌涵蓋範圍廣大,除了喜宴,也包括作醮、神明生日等等,如果將所有相關事物融入其中,不僅難以聚焦,也無法設計出一套完整度高的系列商品。經過討論後,最終決定單以「喜宴」為主題,從食物、飲品到文創商品,都與其緊緊相扣,例如:食物販賣目錄以喜宴菜單方式呈現,包含「初戀愛情ê滋味」蝶豆花氣泡飲、「花好月圓人團圓」炸湯圓、「沁玉翡翠冰心喜」綠豆冰以及「富貴高昇不菇單」香菇豬肉高麗菜飯等等,在紅底背景和鑲金字型的文宣上,流露出滿滿的本土風情。
歷年來,台文週的特色之一即是文創商品。2017年的台文週,從T恤、帆布袋到貼紙、紙膠帶、資料夾,皆在短時間內售罄。今年,將延續去年熱潮,推出全新系列相關產品,並結合現今火熱話題,例如:「彩虹婚宴」明信片,即配合近日婚姻平權議題,眾產品除了設計精美,也結合時事,貼近社會與民眾。較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以人物設計為出發點,由網宣股先進行角色設定,再賦予其故事與背景,最後創造出栩栩如生的人物,透過日常生活的文字記錄,讓大眾對這些角色產生親切感與認同。「即使這只是簡單的活動,也想讓大家更認識台灣文化。」總籌木立翼說。
師大台文週舉辦至今,已邁入第三屆,每年的主題都和臺灣的人、事、物密不可分。例如:2016年「台灣特有種」,以台灣的特有種動物為主軸,也呼應台文系致力於語言保存、文化維護、台灣文學研究的精神;2017年「pak-tóo妖怪我囉」從台灣妖魔鬼怪帶出本土民間傳說;2018年「辦甲反桌」,則以接地氣的喜宴和辦桌文化為核心,將台灣習俗融入商品,也藉由舉行台文週,讓更多人認識台灣語文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