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校園記者地理99王瑋臻報導】馬上就要過年,很多遊子準備返家,透過衛星導航系統,就能輕鬆掌握南來北往交通動態;美國加州發生森林大火,透過衛星影像,即使相隔太平洋,台灣也能跨海提供協助...這些都是地理系「福爾摩沙衛星二號影像加值處理中心」的貢獻。
「福爾摩沙衛星二號影像加值處理中心」成立於民國九十三年,由師大主動向國家爭取設立,地理系副教授張國楨主持。同年底與國家太空中心簽署「福爾摩沙衛星二號影像產品國內推廣合約」,透過福衛二號的影像處理與相關影像產品製作,一方面拓展影像的應用面,另一方面則提供校內學術研究與教學資源,除培養學生在教學以外的技能,並導入產學合作關係,以提升師大的競爭力。
張國楨副教授舉去年十月間美國南加州森林大火為例,影像加值處理中心將福衛二號在10月24日至30日所攝得的衛星影像,經校正處理後,提供給姊妹校聖地牙哥州立大學,進行災害評估與分析,並將影像放上網路,讓一般民眾觀看。張老師表示,對於學校與官方機構來說,利用影像進行災區資料統整分析,例如發現森林被大火燒掉後,原有地區因失去植被可能會產生土石流等自然災害,可大致界定出其影響範圍以進行疏散,幫助重建植被;對民眾來說,觀看影像也可掌握目前情況,以便採取應變措施。
除了教學研究與受理影像處理分送業務,中心也常常支援國家太空中心或政府機構相關方面需求,例如環境監測、災害評估、土地利用規劃等。此外,中心也經常與國際合作,像2004年南亞海嘯、2005年石門水庫無水可用等事件,都曾提供影像進行評估,以協助善後。
張老師表示,福衛二號每天都會接收影像,而且具有可前後左右側照的高機動性,黑白影像2公尺、彩色影像8公尺的高解析度,可應用面向相當廣泛。大家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UrMap你的地圖網」與汽車導航系統「PaPaGO!」都是福衛二號衛星影像利用的實例。未來中心不僅將持續加強秉持專業提供服務,在地理系主任陳國川大力支持下,還計畫要成立空間資訊學程與研究所,並聘請更多GIS(地理資訊系統)方面專長老師,提升師大地理學術研究與應用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