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名譽教授水墨名家江明賢的畫作揉合西方素描的筆觸,營造出一種明麗蒼茫的美學觀,建構空靈縹緲世界,樹立現代水墨嶄新標竿,在國內及東北亞藝術界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2月1日起在葫蘆墩文化中心展出經典大作「墨彩驚艷」,展出至3月11日止,歡迎民眾前往欣賞。
江明賢出生於台中市東勢區的貧困山區村落,憑藉旺盛的企圖心和追求藝術的熱情,從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深扎基本功法,至留學西班牙和遊寓歐美深造,蓄積水墨、素描、油畫和水彩等多元創作能量。於臺灣、歐美、大陸等各地舉辦個人展覽60餘次,並獲得中國文藝獎和國家文藝獎殊榮。
江明賢經歷一甲子的繪畫生涯,創作風格主軸從傳統山水轉化為人文斑斕的歷史遺跡,形塑作品充盈著歷史、人文及美學兼具的高度意境。彰顯臺灣宗教信仰及民俗風情的「大甲鎮瀾宮」,畫面前方龍柱和朱紅燈籠呈現空間視覺效果,特意將人物縮小用以對比,突顯廟宇的雄偉壯觀。去其瑣碎裝飾,香爐、屋脊筒瓦及剪黏龍飾的寫實勾勒與寫意間的比例拿捏,呈現廟堂幽深肅穆。
江明賢以擅長的「染」技巧,處理民俗古蹟題材的「風獅爺與金門民房」和「周莊的回憶」,運用西方藝術切割重組手法鋪排,直線條表現雄偉壯觀的陽剛氣勢。「麗江古城」、「印象巴黎」、「布拉格」使用傳統水墨畫的勾皴點染、破墨積墨,交融拓印、噴灑、滴染等西方繪畫技法,營造空間距離的透視效果,透過濃淡色彩突顯歲月痕跡,表現建築聚落的豐美肌理,神意十足。
江明賢試圖走出傳統水墨的通常形式和囿限,以更宏觀的視野將水墨推向國際性的藝術殿堂。本次展覽「墨彩驚艷」精選近幾年作品,包含歌詠自然的風景寫生、關懷人文的古蹟建築等主題創作40件,邀請大眾前往欣賞一覽江明賢墨彩世界的堂奧。
這次展出40件經典作品,江明賢將東方水墨與西方素描等技法完美融入,除有知名大甲鎮瀾宮外,他旅遊世界各國時的水墨畫作也一覽無遺,值得一賞。
76歲的墨彩名家江明賢曾獲國家藝文獎,在兩岸國畫界獨創一幟、風格卓絕,小時就喜愛畫畫的他,跟著父親到田裡插秧,不用拉繩就能插得筆直,空間概念絕佳,當年考上師範大學後師承黃君璧、林玉山、廖繼春、李石樵多位名師,並到西班牙留學,學習油畫。
江明賢表示,當年在西班牙習畫上一門風景課,同學幾乎都以油畫創作,授課老師卻說,東方有很棒的水墨畫,是西方學不來,風景課並沒有限定用什麼技法,為何不用水墨呈現。老師一席話,讓他開竅,此後就將西方技法融入水墨畫作中。
江明賢解說作品「大甲鎮瀾宮」時說,台灣廟宇色彩豐富,水墨畫會簡化,因此不適合畫建築。他便將畫面加入紅燈籠、香爐與活躍的善男信女,顯得活潑許多。畫面前方龍柱和朱紅燈籠呈現空間視覺效果,特意將人物縮小用以對比,突顯廟宇的雄偉壯觀。
資料來源:中國時報、自由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