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事務中心江敍慈報導】近年詐騙、霸凌、毒品等各樣犯罪型態氾濫,就連大學校園也不能倖免,為提升大學生對自身安全的警覺性與危機處理能力,新北市警察局特於107年1月2日走進師大,舉辦「安全翻轉教室」,剖析新世代犯罪行為,並分享解決辦法。
「這些情形,你應該要知道的,但卻從來沒人教過你!」主講人為新北市政府警察局簡渟哲警官,他以幽默口吻開頭,講述幾種最常見的大學生被害類型,如毒品成癮、網路詐欺或網路霸凌、工讀糾紛、租賃陷阱等等。
簡警官坦言,許多大學生犯罪或被害都是從「無被害者犯罪」開始──意即非道德犯罪、沒有被害者的犯罪行為,如性交易、販毒、賭博等,這些尤其容易讓涉世未深的大學生誤觸法網。「事實上,無被害者的犯罪行為,往往付出更嚴重的代價。」簡警官說到。
近來臺灣吸毒、販毒新聞頻傳,簡警官也特別針對毒品氾濫現象多加說明,他舉安非他命為例,安非他命於民國70年代初期進口,一開始只是為麻醉藥物所用,但適逢大學聯考高峰期,管制又不夠完善,導致許多人吸食舒壓、造成嚴重外流。僅管民國87年正式修訂毒品危害防制條例,訂定安非他命為二級毒品,還是來不及,如今安非他命占我國二級毒品市占率80%,遠超過日韓等其他亞洲國家。
「你們可能很難想像,一個不到20歲的孩子,在你面前坦然承認吸毒,那個畫面有多悲哀?」提到自己緝捕毒犯的過程,簡警官也不免一度唏噓。他也再次呼籲,毒品不止直接破壞中樞神經,更會間接影響作息、生活型態與社交情形,終究毀掉自己人生。
另外,也有學生提到大麻合法化的議題,簡警官坦言,相教其他毒品、甚至菸酒,大麻確實較不易成癮,也沒有什麼副作用,但它容易誘發其他癮頭,許多吸食大麻者最後也都染上其他毒癮,這才是最值得深思的隱憂。
除了毒品議題外,簡警官也提醒現場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容易發生的被害情形,其中最引起共鳴的便是網路個資外流的現象,他以日前大學生外拍風波、以及早期偷拍照片外流的新聞為例,強調最好的預防方式,就是連拍都不要拍。「10幾年前的受害者,到現在都還看得到照片,請務必記得,一但PO上網,就回不來了。」
簡警官提醒現場同學,網路世代資訊都是高速流動,且人人都能備份,為了保護自己與他人,務必小心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