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科技大學、臺灣師範大學12月22日舉辦跨校專題競賽,由機械、機電工程相關系所學生組隊PK,並藉此拉近彼此的距離。最後由臺師大電機工程學系呂藝光指導學生陳冠綸、朱財平、戴子鈞研發的《兩輪平衡車影像追蹤控制》、臺科大《以敵人影像識別的自主格鬥機器人》,並列第一名,贏得 3 萬元獎金,接受教育部政務次長林騰蛟頒獎。
臺灣科技大學、臺灣師範大學同屬國立臺灣大學系統,彼此校園距離也很接近,近來師生互動頻繁,許多課程學分都相互承認。
兩校自 2016 年起,共同合辦「北區二校機械(電)工程學系專題製作競賽」,今年由臺科大主辦,參賽團隊需自行設計與機械或機電工程相關的作品參賽;評審將以創新性、整合性、實用性以及團隊合作精神選出前三名和佳作。
這次跨校聯合機械與機電工程專題競賽,由臺科大及臺師大機械系、機電類群學系的大學生各自組隊參賽,共吸引 28 支隊伍報名,各方人馬使出渾身解數端出各異其趣的機器人、自動化系統、新型加工技術、影像處理應用技術等作品,作品豐富多樣又兼具實用性,展現學生理論與實務並重的能力。
曾到日本參加ROBO ONE雙足格鬥競賽的臺科大機械工程系學生蔡昇恩表示,為了準備比賽,最近一個半月的時間,幾乎都在實驗室待到深夜。他研發出的格鬥機器人,用影像技術和超音波感測距離,可以自動將進入攻擊範圍的敵人撲倒,或使出上鉤拳、直拳。透過專題競賽,可以研究新的技術,獲得很大的收穫。
臺科大與臺師大近幾年來的合作更為密切,學生們也都能相互選課學習。透過本次跨校聯合競賽,兩校學生更可運用所學發揮創意打造專題作品,強化實作能力及跨領域整合能力,也可拉進兩校同學們的情誼,成為未來職場上的好夥伴,彼此觀摩學習,提升專題製作能力,與產業接軌。
資料來源:機電工程學系
第二屆(2017)北區兩校機械(電)工程學系 MechaHeroes專題製作競賽得獎名單
獎項 | 學校 | 隊名 | 獲獎人 |
第一名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兩輪平衡車影像追蹤控制 | 指導教授:呂藝光 教授 參賽學生:陳冠綸、朱財平、戴子鈞 |
第一名 |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 基於敵人影像辨識的自主格鬥機器人 | 指導教授:林柏廷教授 參賽學生:蔡昇恩、蘇則宇、蕭靖澂、許哲明 |
第二名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高頻火花熔蝕技術開發應用於 陣列微細線切割放電加工 |
指導教授:陳順同教授 參賽學生:鐘加晉、張晏嘉 |
第二名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精微菲涅爾陣列透鏡開發應用於 細胞遷移研究 |
指導教授:陳順同 教授 參賽學生:蔡翼宇、楊秦富、莊鴻榮 |
第三名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Delta Robot 製作與應用 | 指導教授:許陳鑑 教授 參賽學生:廖俊銘、李昱伯、黃美琳、林廷晏 |
第三名 |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 傳統加工機數位化遠端控制應用 | 指導教授:林柏廷 教授 參賽學生:黃浩旻、王家慶、饒岱祐 |
佳作 |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 智能飲料工廠 | 指導教授:陳明志 教授 參賽學生:劉亦宸、陳宗吾 |
佳作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循跡導航機器人 | 指導教授:許陳鑑 教授 參賽學生:童義倫、王柏竣、林芮慶、洪徐永 |
佳作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石墨烯應用於鋁離子電池陰極材料 之性能探討 |
指導教授:楊啟榮 教授 參賽學生:王亮鈞、羅德嘉 |
佳作 |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 投籃機器人 | 指導教授:劉孟昆 教授 參賽學生:蕭至樂、鄧鎧澤、王恩碩、高振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