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系碩士班的段氏香(音譯,Doan Thi Thom)去年9月從越南到臺灣,思鄉時想與越南人聊聊,但校內的越南人仍少,透過教育部的接待家庭計畫,受到新住民家庭接待,想家時,她就到接待家庭中走走。
教育部統計指出,2010年起推動接待家庭計畫,至今已有3753戶家庭完成培訓,,參與家庭熱情無償的接待,讓許多境外學生將臺灣視為第二個家。今年配合新南向政策,教育部也網羅新住民家庭加入接待家庭行列,已有17戶加入新住民接待家庭。教育部11月15日邀請接待家庭與學生分享心得。
原本在越南河內國家大學就讀中文系的段氏香,就學期間受到臺灣的老師影響,決定赴臺灣學習華語文教學,希望日後返回越南從事華語文教學,因為目前越南許多人都想學習華文,但當地人的師資極度缺乏。
段氏香表示,在臺灣期間受到接待家庭成員的協助,讓她更快融入臺灣的文化中,而成員中還有一名96歲的爺爺鄭達德,「平常就與他最親」,因為她一直對老人的智慧很感興趣,包括長壽的秘密等,而鄭達德則也樂於跟她分享。
段氏香說:「真的很開心能在臺灣有著跟自己相同文化背景的接待家庭,很特別的是,在我的接待家庭中,有位96歲的爺爺,他真的好棒,年紀那麼大了還可以參加接待家庭的活動,因為我從前到現在一直對老人的智慧很感興趣,他是我在臺灣第一個接觸到的臺灣老人,能跟他聊很多事,我覺得超級開心的!」而接待家庭鄭先生也提到:「感謝政府推動了新南向政策及教育部的這個計畫,讓新住民家庭也有機會成為接待家庭,接待了段氏香後讓我們家多了許多歡笑聲及樂趣!」分享完後,段氏香給了接待家庭一個大大的擁抱,謝謝家庭無私的付出及關懷。
資料來源: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