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園記者公領108潘俊傑採訪報導】「嘿,Siri!」今(15日)晚六點半,中研院院士、臺大電機資訊學院教授李琳山應師大通識中心邀請,於師大禮堂開講「語音技術的前世今生」。現場吸引近400人,足見李院士在語音技術領域的聲望。
副校長宋曜廷表示,當今時代的精神是科技,台師大資工師資將持續結合其他社會人文科學,做更全面的了解,讓科技的研究更完善。宋副校長也期許同學能從講座中所獲,增強未來學習與研究,感受博雅教育目的。
李院士說,語音系統的雛型,從人類語言出發,建構語言知識,延伸成語言結構,經演算後成為電腦或晶片。他更語重心長說:「曾經,能聽能回的語音技術是我的超級大夢。」現在語音技術系統相當發達,利用尖端技術,如雲端、巨量數據等,快速建構多語言語音個人助理,30年來的苦心研究,對李院士來說可謂大夢實現。
1992年國語聽寫機——金聲一號(Golden Mandarin I)問世,取名自「金聲玉振,金玉之聲」,是李院士及學生多年來的研究心血。但直到金聲三號出現,才終於突破單字語音輸入的限制,可連續國語語音輸入,並讓機器學習前後文法,展現更高語音技術水準。
現今語音和文字交互查詢的功能普及,但在辨識能力上,仍有很大進步空間。李院士說:「跳脫文字為基礎的搜尋,讓語音直接搜尋語音,將能大幅減少辨識的錯誤。」語音系統整合而成的學習地圖,將促成教育新模式,也讓大眾看見科技推動社會持續進步。
現場半數以上同學來自理工學院,資工碩林汸燁說:「語音技術持續進步,對無法打字的人來說,將是一大福音。」李琳山表示,藉由語音技術持續升級,一開口說話就能上網查資料獲取知識,將是未來夢想與趨勢,有Siri為基礎,距離實現下一個超級大夢,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