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國際臺北大師鋼琴藝術節'宣告登場
鋼琴家嚴俊傑攜手國內外20位大師 培養古典鋼琴新秀
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助理教授、知名鋼琴家嚴俊傑策劃的「2018國際臺北大師鋼琴藝術節」將於明年1月22日至2月1日舉行,即日起開放報名。屆時將有大師班、大師講座、大師音樂會以及超級新星協奏曲比賽,師資陣容含括歐美與亞太與臺灣共20位國內、外鋼琴名家,要讓臺灣樂壇成國際聚光燈下焦點。
目前擔任大師藝術執行長暨藝術總監的鋼琴家嚴俊傑,2017年初策劃首屆「臺師大國際翡洛嘉鋼琴藝術節」,希望透過專業國際鋼琴音樂節,讓臺灣音樂學子不用出國,就可以在臺灣遇見國際真正名師,也希望藉由這樣的平臺,讓臺灣音樂節教育也可以輸出,被國際樂壇所認可。
首屆藝術節因為師資陣容豪華,吸引亞太地區許多鋼琴學子慕名而來,且成果豐碩,學員們後來都在國際上大放異彩。像是韓裔美籍學員Nathan Lee近期就登上卡內基音樂廳舉辦個人獨奏會,受到紐約時報大力讚揚。臺灣鋼琴家李馥安榮獲美國史坦威青少年國際鋼琴大賽第二名,林灝維榮獲丹麥奧胡斯國際鋼琴大賽第二名;江璟亮也獲邀TVBS新聞臺《看板人物》專訪,表現都相當優異。
為了讓藝術節能持續舉辦下去,與國際音樂節和音樂界連結更深,嚴俊傑決定第二屆開始正式更名為「國際臺北大師鋼琴藝術節」,建立臺灣自己的音樂節品牌。嚴俊傑說:『這次邀請歷屆華沙蕭邦鋼琴大賽評審委員帕列茲尼(Piotr Paleczny)與克里夫蘭國際鋼琴大賽評審委員勒利克(Dorian Leljak),更請到美國第一學府耶魯大學教授貝爾曼、巴黎國立高等音樂院教授貝羅夫、莫斯科音樂學院教授迪亞夫(Andrei Diev)與維也納音樂暨表演藝術大學教授辛特戶柏(Christopher Hinterhuber)。』
嚴俊傑表示,第二屆「國際臺北大師鋼琴藝術節」師資陣容更龐大,國外名師多達11位,包括經典名著「鋼琴彈奏法」作者、耶魯大學貝爾曼(Borsi Berman)教授、巴黎高等音樂院教授貝羅夫(Michel Béroff)、亞洲師資邀請到韓國第一學府首爾大學教授朱喜晟(Hee-Sung Joo)、北京中央音樂學院教授韋丹文(Dan-Wen Wei)與馬來西亞大學知名鋼琴家與作曲家黃仲林(Chong-Lim Ng)等;國內則邀請前文建會主委、現任公共電視及華視董事長陳郁秀擔任榮譽顧問,並以《鑽石臺灣》為專題演講,深入臺灣當代文化與社會情勢,分析以文化作為品牌如何與世界接軌。另有魏樂富、諸大明、葉綠娜、鍾家瑋、賴如琳、鍾曉青、葉孟儒、楊舒婷、廖皎含及盧易之等臺灣鋼琴家指導學員,分享臺灣的古典音樂教育成果,促進臺灣與國際之間的經驗交流。
嚴俊傑透露,首屆音樂節報名的超過100人,但只開放35個學員名額,他覺得影響力還是太少,今年決定擴大,分成A、B、C三個不同級別,依不同標準篩選學員資格,總名額達近百人,加上學費比起其他國際大賽便宜許多,師資又好,希望持續擦亮「國際臺北大師鋼琴藝術節」名號。報名不限國籍與年齡,報名截止日期為2017年12月10日,名單將於2017年12月20日於活動官網公布。詳細報名資訊或更多新資訊,可上「2018國際臺北大師鋼琴藝術節」官網瞭解。
資料來源: 央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