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施淑芳副教授的指導下,衛教系碩士生蔡秉修於10月28日榮獲「臺灣公共衛生學會2017年第28屆公共衛生研究生論文獎」第二名殊榮(第一名從缺)。
公共衛生學會自1990年舉辦第一屆台灣公共衛生學會研究生論文獎,該獎項分為衛生行政和醫務管理組、衛生教育和社會及行為科學組、流行病學和生物統計組。自第一屆至今,在衛生教育和社會及行為科學組有九屆獎項皆從缺,有十六屆第一名從缺(含本屆),師大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獲獎至今共四次(含本次),最近一次獲獎為2004年,且僅為佳作。
睽違十三年,師大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再次獲得此項殊榮,且榮獲第二名(第一名從缺),實屬不易!該論文不僅獲得研究生論文獎的殊榮,此外,蔡同學於年會中所發表的「孕婦接種流感疫苗相關態度量表之發展與驗證」論文,亦榮獲今年優秀海報論文獎!
蔡秉修同學為師大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103級學生,大學部亦是本科系畢業。蔡同學本次獲獎的論文題目為「以理論為架構探討影響孕婦季節性流感疫苗接種意圖之相關因素:以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為例」。該論文為目前第一篇系統性地整合國內外相關實證文獻,並運用質性訪談與量性方法,發展量表,並探討影響孕婦接種流感疫苗之行為意圖之學術論文。
施老師表示,該論文產出真的相當不易,從閱讀大量文獻開始至學習系統性地整合歸納、量表研發、在醫院收案、學習資料處理技術與量化的統計分析,都需要對研究有熱忱且具備耐心與毅力並勇於嘗試學習新的知識與技能,始能完成一篇高品質的論文。
施老師對蔡同學極度肯定,還開玩笑說,過去對大學部時期的蔡同學並沒有特別印象,直到蔡同學修大學部公共衛生教育實習課程時,才真正看到蔡同學有做研究的潛力,碩士班時,亦與施老師將實習成果發表至SCI期刊。
蔡同學表示,他自認為自己是刻苦耐勞型的研究生,論文撰寫過程一定是辛苦萬分,但在研究所得訓練過程中,透過跟隨老師磨練實務,精進分析技術對他撰寫論文相當有幫助,因此,他強烈建議研究生可在研究所時期跟隨指導老師學習做研究,訓練自己更多方的能力,如行政協調以及做人處事的態度,會比僅完成一篇碩士論文獲益更大!
蔡同學相當感謝指導老師施老師耐心與辛苦地指導及付出,施老師充分瞭解他的興趣與專長,提供好的學習機會,讓他快速地成長,對於他的弱點也會不斷地提點與磨練,施老師雖嚴格,但亦師亦友,一路陪伴他,能夠受到老師的肯定,真的感到非常的開心。同時,他也感謝一路陪伴的好朋友與家人,蔡同學對於沒有得到第一名雖然覺得有點遺憾,但也警惕自己,還要精益求精,不能因此自滿,未來還有更多的挑戰需要面對。
資料來源: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