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三屆國家地理知識大競賽 嘉義兩校雙奪冠
協同中學鐘佳祐、嘉義大學附小葉哲叡勝出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承辦、今年的國家地理知識大競賽的「地理知識能力測驗」持續以橫跨在地觀察和全球視野跨領域題目挑戰國中小生,經過激烈的競爭,由嘉義大學附小葉哲叡和嘉義協同中學的鐘佳祐分別奪得國小組及國中組冠軍。
由全國473所國中小學,選出1757位學生,再經過各縣市複賽,一路過關斬降,最後由41位國小生、100位國中生晉級全國決賽,今天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舉行全國決賽,分為準決賽和總決賽,國中組根據「準決賽紙筆測驗」選出前10強進入總決賽,以快問快答、搶答等方式選出金、銀、銅牌,經過一場激烈的競爭後,由嘉義協同中學的鐘佳祐獲得金牌,銀牌分別是台北縣成德國中何孟儒和桃園縣青溪國中歐陽霖。金牌得主鍾佳祐從小就喜歡大量且廣泛的閱讀,尤其是對於地理和歷史相關主題特別有興趣,也會大量使用網路搜集資料,並透過新聞吸收新知,鍾佳祐說:「今年二月新聞報導在紐西蘭海底出現世界第八洲,我就非常興奮,連續好幾天都在研究。這次比賽我完全沒想到自己會得到金牌,也發現還有很多地方需要加強,像今天有幾題跟中南美洲相關的都沒拿到分,還有很多可以再認識的空間。」
本競賽也重視動手實作的「環境觀察暨手繪地圖能力測驗」,由精誠高中附設國中的謝函蓁以「十號仔—土地踏查圖」為主題獲得第一名,而國小組的第一名則是鳳山國小邱庭儀的「鳳山來中華夜市地圖」。
評審團老師之一的師大地理系副教授沈淑敏老師表示這項比賽門檻雖較高,但總參賽件數由去年的118增加了183件,不只報名情況踴躍,參賽主題和表現方式都比以往呈現多樣性,表現優異的同學也將獲得國教署獎狀的肯定。今年剛好也是「環境觀察暨手繪地圖能力測驗」舉辦屆滿第十年,這個測驗不但重視繪圖的能力,也考驗著參賽者的美感應用,同時在田野觀察與文字書寫上,都是評選的指標,很明顯的迥異於傳統的紙筆測驗。這幾年,參賽的作品已不侷限在校園,學生們走出校園,進入鄉野,充分運用五感經驗,展現全人教育的自主學習趙勢。另外,因應12年國教學習素養的提升,主辦單位也希望能將這項結合環境觀察與繪圖實作的競賽,更進一步的推廣到國中小校園。
資料來源:地理學系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