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園記者東亞108林書妤報導】內政部營建署於10月16日在師大國際會議中心,舉辦為期一天的「共生方舟2.0臺灣濕地種子營」,在環境教育研究所教授方偉達邀請安排下,包含4個國際濕地核心保育中心代表,共計5位國際級濕地領袖和專家學者來臺,進行專題演講及學術討論,與大專院校學生互動交流,促進臺灣濕地人才培育計畫。
種子營共有北中南3場講座,除了師大以外,分別在中興大學以及成功大學舉行,3場分別就濕地環境教育及人才培育、濕地生物多樣性、濕地生態與再生能源設施,3方面進行探討和分享。
內政部林慈玲次長到場支持,提到這次種子營是第一年執行,希望藉由濕地保護相關經驗分享,促進臺灣濕地復育保育,常有民眾認為被劃為濕地,相關權利會受到侵犯,這時候政府和民間對話溝通就非常重要,政府、民眾及行政才能共榮,讓濕地和當地產業並生。
師大場由來自韓國的拉薩東亞中心執行主任徐昇吾、國家地理學會亞洲區執行長李在哲和師大環境教育研究所副教授方偉達主講,分別就「拉姆薩公約對東亞濕地的展望」、「生態夥伴關係與媒體傳播」、「濕地環境教育與未來展望」進行演講。
「濕地種子學員參與計畫」邀請有志從事濕地研究的大專院校學生共同參與,這次共選出6位種子學員全程參與將近1週的研習活動,能夠有機會和專家學者們交流,並討論國際濕地保育、復育的新知識,並傳承經驗,有效累積濕地研究成果,進而建立長期濕地科學人才與知識庫。
其中,李在哲(Jay Lee)是國家地理頻道在亞洲的最高主管,曾任職麻省理工學院的媒體實驗室,麻省理工學院的媒體實驗室致力於設計、多媒體及科技技術轉化的研究。他涉足過韓國三星電子未來融合部主管。目前擔任國家地理頻道的亞洲區總管。Jay Lee李在哲表示,他希望臺灣有團隊向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 - Asia申請經費,未來可以將臺灣生態教育、保育和復育的案例,在國家地理頻道中,向全世界播送,這是師大的一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