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御宅族」常讓臺灣時下年輕人眼睛一亮、甚至心生嚮往,萌生模仿念頭,然而很多人其實對御宅文化一知半解。5月5日,師大設計系特舉辦「2017多面向體驗設計系列講座」,邀請日本慶應義塾大學研究生院媒體設計研究科教授杉浦一德來臺分享御宅文化之內含與創造力,吸引眾多國內外學生、記者與社會人士熱情參與。
所謂御宅文化,其實是動機的種子,是對文本與內容的不斷翻新再創,且御宅文化已相當具國際性,而非日本獨有。例如愛麗絲夢遊仙境從原版寫實風格《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到迪士尼版本金髮藍眼的《Alice in wonderland》,至今已發展出更多內容與版本,例如日本同人作品的大眼小鼻萌元素與同人著書《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
而日本的「御宅族」,受次文化影響深刻,是對特定主題(尤其是動畫、漫畫、電玩及其混合次文化)有極高熱情富創造力的極客(不只是消費者)。他們吸收、經驗、提升素養、共享並再創,不單純只是消費文化。不論是同人誌還是Cosplay(角色扮演),其實都是一種再創作。
熱愛角色扮演的杉浦老師也以Kigurumi造型登場。並分析了Cosplay角色扮演及Kigurumi的意涵。Kigurumi一詞來自日語“著ぐるみ”的發音,意為“把娃娃穿起來”,與COSPLAY不同在於需要戴面具,原則上不會把身體的任何部分暴露出來。他也分享使用灌模、3D列印等他自己手工製作Kigurumi面具、服裝及扮演的過程。
另外,杉浦老師也拋出問題供聽眾們思考,比方說,太多免費內容是否使御宅族不再如以往創造及生產?內容與文本短暫的生命週期,使人喪失對特定內容的興趣,但趨勢內容仍具有高價值,可能造成一窩蜂的現象,創作的質地卻不如以往?
從御宅族文化的定義、潛力、發展背景、趨勢變化到其影響力,杉浦老師非常詳盡的逐步深入探討。杉浦老師長期研究御宅文化與社群互動,希望透過本次演講與交流,推廣御宅文化,並希望臺灣也能有御宅文化的研究中心。
資料提供:設計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