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園記者表藝109謝芳茵報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於2017年5月開始,舉行臺灣首屆《高行健藝術節》,以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教授為名,舉辦一系列相關作品之活動。5月20日高行健教授親訪師大,在誠101教室舉行《靈山與山海經傳》創作分享會。
高行健教授為2000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是一位集畫家、詩人、小說家、劇作家和導演於一身的國際著名藝術家,同時也擔任臺師大表演藝術研究所講座教授。此次藝術節中由表藝所領銜主演的兩部作品ー《靈山》音樂舞蹈劇場、《山海經傳》華麗搖滾音樂劇,皆改變自高教授的文學作品,並分別由吳義芳教授以及梁志民教授編導,帶領校內外優秀同學詮釋。
在創作分享會上,教授分享到不論是《靈山》或是《山海經傳》都是他非常重要的作品,其中在1982年他寫了《靈山》,為的是希望在自己有生之年至少要寫一本能夠對得起自己的書,並藉這本小說表述如果一個人還有覺悟,他是如何面對人類文化以及世界,此作品包含了兒歌、民歌、詩歌、民間傳說以及散文等等,跨越了各式的樣式。「每個人心裡面都有他的靈山」談到了由吳義芳教授編舞的靈山時,高行健除了誇讚舞者們能找到自我內在衝動,尋找屬於自己的靈山,還表示對於他人重新詮釋自己作品都是採取非常開放的態度,並給予藝術家們再創作的自由,因為他認為每一次的再創作都是藝術最有趣及生動之處。
談到《山海經傳》的創作歷程,高教授分享在自己小的時候便接觸了西方神話以及格林童話,接著在初中讀到中國古神話時,他發現相較之下希臘史詩較豐富且複雜,因此他開始涉獵了對山海經的考據與研究,以嚴謹的科學態度且歷時十餘年才完成這部作品,企圖恢復中國原始神話的面貌。
最後,高行健教授談到先前在國家戲劇院看到由梁志民教授導演的第1版《山海經傳》便感到十分感動與精采,他還多次表示這是屬於師大表藝所的傑出創作,並非他個人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