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少施用毒品,家長多數是被警方或校方通知後才知道,當下手足無措,不知如何協助孩子。衛福部委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李思賢教授團隊編製「兒少施用毒品問題檢核表」,協助了解孩子的心理、家庭、社會風險和醫療需求,有助及早介入輔導。教育部表示,下半年起提供學校教育訓練,由老師率先使用檢核表,再提供高風險個案家長參考。
衛福部司長諶立中指出,無論任何毒品都具成癮性,會損害腦部功能,一旦成癮會腦功能失調,嚴重影響個人認知及行為。對兒少更應提供更多關心及協助,避免因毒品烙印遭社區排擠。
但當第一線師長懷疑孩子施用毒品,其實多半不知道怎麼判斷,美國、英國、日本與世界衛生組織都積極推倡施用藥物兒少的需求評估,衛福部因此決定委託學者協助,開發本土化檢核表。教育部專委劉家禎說,利用檢核表評估分析,可早期發現孩子問題,提供早期處遇,遠離毒害。
檢核表設計主導人、台師大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特聘教授李思賢表示,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在成長過程中出現偏差行為,有些人在家庭及學校教育後,會回到正常發展管道,但有些人沒辦法。對施用毒品的孩子,社會大眾也應視為成長過程偏差行為之一。
李思賢表示,對施用毒品的孩子來說,家庭、學校及社區都是重要支持角色,尤其是家長更是樞紐角色,不然孩子回家後沒有人能引導他或帶去就醫。檢核表的功能之一,就是讓家長知道自己該怎麼面對孩子、怎麼互動,同時引導孩子建立健康生活習慣。
但李思賢強調,家長不能拿著檢核表去質問孩子,避免引發更多衝突,或導致孩子更加隱瞞。劉家禎表示,該檢核表使用說明,教育部將於下半年起先為國小到高中的老師辦理教育訓練,訓練結束後即可使用,家長部分,則選擇被警方通知孩子用藥後,再提供給家長參考遵循。
搶救下一代、一個也不能少:兒少毒品成癮篩檢表
依據教育部校安通報與警政署少年隊尿液查驗統計,台灣地區施用與濫用影響精神藥物的未成年人近幾年人數非常多,學者研究更估計超過1%以上在校學子施用或濫用影響精神藥物。為協助施用藥物的兒少回歸正常生活與學習,美國、英國、日本與世界衛生組織都積極推倡「施用藥物兒少的需求評估」,特別是針對其發展上的需求。因此,行政院毒品防制會報為協助已經施用藥物兒少的家長,以及與該家庭合作的助人工作者,責成衛生福利部與教育部合作辦理「編制兒少毒品成癮篩檢表」。
家長的教養與輔導人員協助是孩子發展偏差行為的關鍵保護行為,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李思賢特聘教授團隊承接此項篩選表的編製,是相信每位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會嘗試錯誤、叛逆與學習偏差,但大部分孩子會因為家庭、學校與社會提供教導與保護機制,讓每位孩子回到社會規範許可的發展軌道上,只有少許孩子因為各種原因,家庭、學校與社會提供的保護機制沒有產生作用,導致孩子的偏差行為持續發展,包含施用與濫用藥物。
李思賢特聘教授團隊持有發展的觀點,透過收集國外文獻、訪談協助兒少遠離毒品的助人者、藥物使用與成癮治療專家、以及家中有施用藥物孩子的家長,勾勒出要幫助已經使用藥物孩子的思考架構,由學者、醫師、社工師、心理師、兒少保護官與地方毒品危害防制中心個管師確認,也就是此篩檢表建構效度、內容效度與表面效度都很良好。這套篩選工具再經過進一步的實地測試,邀請100位家中有施用藥物孩子的家長、以及100位服務過施用藥物孩子的社工、老師與個管師填寫,家長版的信度值介於0.846到0.928;專業服務人員版本的信度值介於0.776到0.858,信度非常良好。發展出具有良好信度、效度的「兒少藥物施用風險與需求檢核表」,可提供全國家長與服務人員作為教育訓練與瞭解兒少使用藥物後需關心的面向。
衛生福利部除賡續與教育部密切合作,擴大並精進未成年兒少施用藥物服務外,亦將持續結合各部會與地方政府及民間資源,提供兒少藥物施用者更多元化的諮商與治療處遇,也呼籲社會大眾,共同關心與守護未成年兒童與青少年,協助他們重返人生正常軌道。
資料來源:衛教系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