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vesti
travesti
travesti
點閱人次:1415人
圖 新聞投稿
2016-12-28
從做中學習與粹煉 環境教育實務實習成果分享
圖
圖
圖

《環境教育研究所江懿德、環安衛中心張慧嫺報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於12月26日假師大公館校區舉辦「環境教育實務實習」成果分享會,共同分享同學們在各機構單位實習的成果。

「環境教育實務實習」是師大環教所的必修課程,環教所的學生在碩士畢業前均須選擇實習單位,並利用暑假或是學期間進行為期一至兩月甚至半年的環境教育實務實習,以幫助學生熟悉環境教育環境、培養環境教育的實際工作經驗,讓同學們能在畢業後更順利的投入職場。

本學期的實務實習課程由環教所王順美教授、方偉達教授共同指導,同學們的實習機構相當多元與廣泛,包含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臺北自來水園區環境教育中心、奧萬大自然教育中心、台灣濕地學會、台灣生態登山學校、台中市大甲溪環境維護協會、環境資訊協會、台灣濕地學會等單位。學生們於實務實習結束後回到學校的課堂中,透過實習過程的整理、報告和討論,瞭解不同的機構、場域以及系統運作的方式,並且實地動手、討論、教學、評量,共同設計、共同學習,最後邀請實習單位督導及各方夥伴共同參與,讓環教所、學生、機構之間更進一步的交流與回饋,建立穩固的夥伴關係。

環教所碩二黃程煜同學通過非常嚴格口試和筆試,成為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A+種子實習生至該公司人資部門實習,負責該公司龍潭廠區環境教育設施場所申請計畫專案之設計與執行。黃程煜表示,兩個月的實習過程中,讓他學習到企業的運作模式及企業所要求之環境教育專業技能是適應力、整合力、收尋資料能力、創意設計能力、口語表達能力、手作工藝能力的提升,進而推測未來環境教育職業生涯中可能的工作取向、機會與挑戰。

環教所碩二劉坤儒同學在分享會後提及,從這門實務實習課程當中學會了檢視自己的工作內容,而且在與其他單位互動時也可以瞭解別的單位的思維、討論方案如何改進會更好,不同的做事方式或許也可以在未來改變許多的狀況。而他也認為:要和大家統整意見以完成展出其實並不容易,是透過了多次的會議、監督各組的分工進度並釐清在過程中出了哪些問題,才能夠讓整個活動順利進行並圓滿結束。

在做中學習是環教所的特色之一,在經過了實務實習的淬煉,同學們都有了豐富的經驗與收穫,影響環教所同學們在職業上的發展,以及傳達環境教育的理念。

上一筆
下一筆
上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