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園記者社教107謝青芳報導】「你喜歡在野外上課嗎?」通識教育中心邀請臺灣大學張文亮教授,於12月21日蒞臨,並以「教書生涯是學生陪我到野外趖來趖去」為題,分享在野外學習野意想不到的效果。
張文亮,現職臺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教授。張教授在教學的領域已有30餘年,並在空閒之餘寫文章創作,至目前為止出版近40本書,有《河馬教授說故事--大自然裡的生命教育》、《電學之父-法拉第的故事》、《牽一隻蝸牛去散步》等書。
在演講一開始,張文亮詢問在場的同學:「你喜歡在野外上課嗎?」。張文亮特愛到野外上課,因為到一次野外,「就會看到很多甚麼是我會的,甚麼是我不會的,甚麼是我該懂而教科書卻沒有教的。」張教授帶學生去野外上課,發現學生都是帶喜樂來學習,而不是痛苦來讀書。此外,張文亮在野外也會跟同學說明,如果在野外你看不到你想看到的不用失落,因為我們是在野外而非動物園,學會與生命中不總是如我們期待的意外相處。
到野外學習好處除了明白自己的不足,更是可以因為看見而試圖去解決,將學習到的知識到野外去落實並且實作。張教授以實際課程為例:有一次帶學生出去海邊,詢問同學為甚麼外面海這麼高到岸邊百公尺後就風平浪靜?最後同學們發現,原因是岸邊的藻類礁岩削減海浪,保護了在岸上生活的我們。因此張文亮就呼籲同學一起守護這塊土地、海洋,他們的努力最後讓這片海岸成為桃園的保護區。
另外,張文亮強調:「我好羨慕師大的學生,因為專業就在告訴你,甚麼是你人生中最棒的財富:教育就是你一輩子的財富。告訴在座的各位,成為一個老師是你最好的產業。」他說師生關係是世界上最神奇的關係,老師跟你沒有血緣關係,但他依舊愛你,無條件地幫助你,這是在企業裡夢寐以求的。
然而,在師生關係之中,亦有一些張文亮堅持的守則。張教授上課一定繫領帶,無論是在教室或野外,而學生上課不可以遲到、不可以早退、不可以上課用手機、不可以趴下。張文亮說:「因為我要學生知道我是玩真的,我是要模擬你在外面的生活,通識課則是要培養領袖的一門課,成為一個專家只要修你的專業,領袖則需要有不同的角度看事情,用不同的思維來看世界。」
到現場聽演講的臺大日文系蘇文甯同學表示:「我以前就很喜歡看張文亮老師的書,我也覺得老師對於教育的理念非常的好,覺得在這教育體制中應該要有多一點像老師這樣的人,這樣可以幫助更多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