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園記者化學108廖紓凡/國文108陳晏榕報導】醞釀將近一年,師大圖文傳播學系105級畢業展覽「傳染圖鏡」,於6月3日至6月5日在松山文創園區北向製菸工廠一樓展出。希望透過多元的平面、互動遊戲以及影像作品,展現畢業生四年來的學習成果,同時也讓更多人了解生活中的圖文傳播。
與去年最大不同之處在於,今年圖傳105級的全體學生皆參加這個展覽,會場共有十八個小攤位,相較於去年規模擴大許多。總籌圖傳105鄭芸表示,今年主題設定為「傳染圖鏡」,除了因為裡頭包含了「圖傳」二字之外,傳染,意指傳播,創作者透過設計的渲染力影響大家。
圖鏡,意指途徑,即是「方法」,指在眾多學過的東西中選擇最適合的方式來展現創作者自己的理念。而「鏡」指鏡頭,有呈現的意味,現場希望透過和參觀人士的分享與互動,向鏡頭般來呈現創作者各式各樣的理念。並且藉由這次畢展「傳染圖鏡」,表達如同病毒散播的圖文整合傳播力。 將他們的創作,藉由「傳染圖鏡」讓更多人看見圖傳系。
源源不絕的參觀者進入展覽會場,同學們熱情地與校外人士互動,熱心地介紹他們的創作理念,前來參觀的人們也好奇的圍在攤位邊聽著解說。現場有許多人拿起手機,與圖傳系同學們所設計的道具與背景合照,可見今年的展覽主題與呈現方式受到許多人的歡迎。
「這些彩色的鏡框是什麼啊?好可愛喔!」為了打破慢食的舊觀念,並且推廣其精神,何乃希和李婕明打造了「慢食代」(Slow Style)。她們以研發一款「慢食眼鏡」為主題,並且製作慢食眼鏡的廣告,用這樣的比喻方式讓大家親近「慢食」這個生澀的概念。「慢食」並非單指慢慢吃的意思,而是包含了糧食生產與美食藝術的三大理念:優良、清潔、公平。在攤位上有扭蛋以及各色的慢食鏡框,可將扭蛋轉出來的「鏡片」放入鏡框內,將慢食的觀念與創意結合,讓大家也可以用自己的眼睛,看見「慢食」。
洪鈺茹、蔡佳恩、陳瑜丸、廖婉君、王政凱探索新北、台北近郊,設計「絜尼手札」(journey journal),來開啟你我的「旅圖」,以麋鹿貫穿整個設計,意味著「有麋鹿就不會迷路」。現場更是有副神奇的「望遠鏡」,但是這副「望遠鏡」可不是讓你拿來看遠方用的,它可以讓你看到手札上介紹的景點。最神奇的是,當你把望遠鏡往左移動,眼前便會出現左邊的景色,彷彿身歷其境,使用過的每一個人都驚呼連連。這項有趣的設計便是結合圖傳系的專業,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與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的技術。顯示出圖文傳播這個領域的知識範圍非常廣泛,且能與許多事物結合,用更精緻的方式來散布訊息。
「饕客大啖不夜城」的創作者張乃懿與吳雨庭說,因為希望可以有多一點的互動,所以選擇廣為人知的「夜市」為主題,來介紹全台灣夜市的美食。她們用類似美食節目的方式來呈現,把她們自己親自品嘗各地夜市的美食心得記錄下來,但是要怎麼看到那些影片呢?用平板對準她們的照片,就會跑出來囉!
這與「旅圖」使用的呈現方式一樣,皆是酷炫的擴增實境(AR)。
此外,也結合了Sketchup—3D模擬模型軟體,讓畫面出現她們用木板自製的各地夜市小攤模型的動畫,在螢幕中,這些立體模型可以左右旋轉,讓人看得目不轉睛。由於在參觀各地的時候看見某些夜市特別的「擲筊」文化,因此她們把這個活動帶來攤位上,和參觀者分享,最好康的還有贈獎。一個人有五次機會,如過有三次「聖杯」(一正一反),就可以拿到她們設計的夜市貼紙或折價券,如果連續五次同一種「杯」,就獲得她們的貼紙組。攤位附近可以看見許多挑戰者,都期望著把那些可愛的貼紙帶回家。
【展覽資訊】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GAC.grad.105/
展覽日程:6/3-6/5共三天
參觀時間:9:00-17:00
展覽地點:松山文創園區 北向製菸工廠一樓 (臺北市信義區光復南路13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