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vesti
travesti
travesti
點閱人次:3657人
圖 新聞投稿
2016-06-03
影音》第16屆傑出校友 林壽福讓數學充滿溫情
圖
圖
圖

創新教學 投身數學教育不遺餘力

「教育是要教人學會思考,所以是很有意義的終生志業」。現任教育部國教署中央課程與教學輔導咨詢教師林壽福,民國70年畢業於師大數學系後即投身教育,教學地圖遍佈台灣各地,從最偏僻的澎湖三級離島、偏鄉弱勢的學區到最有升學壓力的都市明星學校。林壽福多年來參與教評會、考績會並擔任數學科召集人、教師會會長、中央團組長,扮演溝通橋樑,善用資源並創新教學角色,一生致力推動台灣數學教育。

豐富的人生經驗 造就創新思考與教育

民國46年,林壽福出生於高雄左營,個性樸實敦厚。在人生路上,無論是做人處事,或是教學方面,都遇到影響他很多的貴人。回憶起國中時期,林壽福老師的臉上總是帶著一抹微笑。當時的班級導師沒有結婚,全心投入班級和學生身上,身任班導也兼任學校童軍團團長的導師,除了會利用假日自己的時間集合並督促學生到學校唸書,在讀書考試之餘,更帶著全班出遊露營。記憶猶新,高雄荖農溪清澈見底的溪水滾滾流動,一群興奮的孩子沿著溪流旁的碎石路道奮力前進,走累了,雙手合起彎成碗狀便可以暢飲自然泉水。導師的用心,林壽福感受甚深。也因為老師的用心教導及真心相待,全班約53人有45人考上第一志願高雄中學,林壽福便是其中之一。

上了大學,林壽福熱衷社團活動,擔任系內刊物總編輯、會長,更參加國樂社負責胡琴演奏,參與多次表演及環島巡迴演出,豐富的社團經驗也造就他在未來教職生涯中活潑的教學方式。另外,不同於一般教師的生涯規劃,林壽福曾因緣接觸佛法而辭教職轉往就讀佛研所。在佛研所值遇一位德籍老師也給了他很多的啟發,改變了他的教學模式。這位德籍老師擁有很強的思辯能力,無論是在教課或是做學問都十分嚴謹,課堂中常與學生對答、交互辯論,要求學生提出想法和追問,就讀佛研所過程中讓林壽福了解到獨立思考的重要性,他也將其教學模式移植到自己的課堂中。

用心對待每一位學生 奉獻而不求回報

民國74年,林壽福離開道明中學後準備資訊研究所考試,但最後還是放棄研究所回到自己喜愛的教書環境,因而在民國76年時進入臺北縣立八里國中任教,一待就是四年,林壽福將所有的心力投入學校。

八里校區幅員廣,地理位置交通不便,通勤時間就佔學生許多時間,在學生國三那年,擔任班導師的他,決定在校門口租兩棟房子,放學後和假日的時間都全力督促同學讀書。許多學生家境貧寒,老師便自掏腰包幫助學生補貼生活費,更請廚房的阿姨另外煮飯供應晚餐。三年來,他為了更了解每一位學生的狀況,不辭辛勞騎著車一戶戶做家庭訪問,每個家庭至少都登門三次以上。也因為老師的用心,學生們在當年考出漂亮的成績,林壽福的班級中出現了八里國中應屆考上建國中學的學生,更是歷年來考上公立高中人數最多的一屆,打破創校記錄。

如此努力付出、全心投入,林壽福認為這是身為老師的使命感,更因為自己的信仰,他總覺得付出助人不需要有回報,反而心靈會獲得歡喜和提昇。除了讀書考試,四年來任何學校比賽,林壽福帶的班級總能屢獲佳績,校慶活動比賽更是囊括所有冠軍獎項,這全歸功於老師與學生每天放學的練習,為了爭取班級榮耀而團結努力的精神是林壽福交予學生最好的禮物。

將趣味帶入數學 讓學生愛上學習

「接觸佛法是人生最大的轉捩點,也是最快意的事」,林壽福在第二次辭去教職研究佛法的七年裡遇到了攜手一生的另一半,共同的信仰讓兩人更加緊密,為了家庭,林壽福再次回到學校。大環境起變化他花了一年時間陸續報考教職,最後到社子島福安國中任教。福安國中的弱勢學生多、大多數家庭社經水平較低,家長多忙於生計,學生也無心課業,林壽福感到心痛之餘,體認到教學不能用強制學習的方法,應該思考如何吸引學生,提升學生學習意願。

民國89年,林壽福減班調校到興雅國中後,為了精進自己,他時常主動報名專業研習,吸收新知。在一次研習會上聽到台大椰林步道的介紹,回校後在課發會主動提出想為學校設計數學步道的構想,獲得校長和同仁支持。將數學元素融入校園環境設施中,讓學生體驗校園中處處有數學:身為興雅一員、首先要掂掂自己的身價有多高(估算在寸土寸金的校園,個人享用的土地面積和價值),估測附近101大樓距離學校有多遠(若遇天災,會否危及我們安全),幫校長設計最短的巡堂路線(體貼用心經營學校的校長辛勞)等,鼓勵學生活用數學知識,善巧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這便是所謂的數學素養。

「將數學變得有趣、有用,以及很有威力,讓學生在接觸數學後愛上數學」,這是林壽福的理念。他利用有趣的故事如孫悟空大戰牛魔王的動畫導入函數概念、讓學生闖關親自設計鑲嵌圖案,品嚐艾雪(M.C.Escher)大師的畫作魅力等,為枯燥的數學課增添不少趣味。而最讓人驚豔的則是老師的魔術數學,當初與同為師大數學系畢業的學弟吳如皓老師切磋魔術,並運用在相似形教學中,受到學生熱烈的迴響與喜愛。林壽福提到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位飆車、酗酒在中輟邊緣的學生,因為在期末成果發表會上表演魔術數學,致全校學弟妹一直鼓掌、一直叫好而獲得成就滿足,進而回歸正途、愛上數學的個案(台東大武國中)。

11年來擔任國教署中央課程與教學輔導咨詢教師,在忙碌的行程中,林壽福仍持續授課,在七年級開設學習指導、或邏輯推理、或表演藝術等彈性課程,以啟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探究數學知識為前提。有一次剛開學,在師生互不熟悉的情況下變了一個神奇的數學魔術,同學們無不看得目瞪口呆,討論激烈;隔兩天學生們在校園內遠遠看見老師,便騷動起來並且歡呼:「大師來了!大師來了!」崇拜之情溢於言表!學生們還持續討論這個話題數週之久,並且迫切想知道到底老師是怎麼辦到的?將科學與數學結合,讓學生討論、思考、提出問題,老師破解後再追問,如此一來一往間提升學生思考力,也促進彼此的情意交流。這樣的教學印證了奠基活動與概念啟蒙例的重要性,以及一位智者說過的話:「教育不只是傳遞零碎的知識,更重要是,要將孩子內在的學習動機引發出來。學習的潛能不是外塑力量所形成的結果,而是內在動機受到情境的鼓舞,所發揮出來的力量。」

投注心力於偏鄉教育 深獲師生喜愛

近兩年,林壽福遠赴金馬澎離島、台東及屏東等偏鄉學區,兩年往返馬祖近20次,一年內往返台東也至少10次,投入許多心血於偏鄉教育。活潑創新的授課方式喚回中輟學生的學習意願,更重燃當地資深教師的教學熱情。

台東大武國中,一所弱勢學生比例高達九成的學校。從台東市下飛機後約莫一小時車程才能夠到達,全校原住民學生比例佔八成以上,低收入戶更佔將近四成,經濟困難、隔代教養、單親家庭人數都不在少數,學生無心上課,當地老師也深感無助。林壽福說:「原住民孩童因為環境與文化不同,學習模式也不同於都市小孩,他們的思考很直觀,要讓他們透過具體操作活動來學數學。」於是,老師精心設計魔術表演,一場「數字神蹟」的魔術,讓臺下師生看得目不轉睛。自從魔術數學進入大武國中後,學生無不期待上課鐘響的時刻,甚至有超過10位學生信誓旦旦地說立志要成為魔術師,魔術數學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致和想望,給了學生一個努力的目標,而數學課也不再是學生心中的夢魘。

看到學生的轉變,原本計劃退休的資深教師也重新燃起教書的信心與熱情、再不提退休,這位老師只要聽到是壽福老師開講都會報名參加,也曾經從台東驅車前往高雄參加工作坊研習。因為創新有趣的教學搭建起與學生之間的橋樑,教學不再是唱獨角戲,這樣的經驗讓這位老師主動參與學習,希望把好的教學分享給更多人。

找到自己的路 精進自己全心投入

林壽福預計今年八月退休,但對於教育依然很有熱忱的他,即使退休後也會繼續設計教學活動、出版書籍,更計劃至雲林福智中小學當義工,延續並推廣數學教育。

此外,他也會繼續參與數學系林福來教授領軍成立的數學教育中心,研究數學奠基模組設計及推廣。林壽福認為國內數學教學,老師們總是太快帶入概念及規則而後直接解題,導致台灣學生在數學領域雖是高成就,但卻是低興趣、低自信,更不會運用數學作為思考的工具。然而,生活中處處充滿數學,林壽福希望改變教學生態,在引入數學概念前,讓學生有具體的操作經驗,如結合遊戲和數學,讓學生發現其中的結構跟規律,再用數學表徵來描述,以此引發興趣主動學習而後深入探究。林壽福勉勵師大學弟妹做任何事情,要先掌握正確方向和方法,投注心力、鍥而不捨地去做,不斷地挑戰自己、不斷地在專業上精進和反思,到最後一定會有自己的成就。

[具體傑出事蹟]

‧11年中央團任內,協助各縣市輔導團與基層教師專業成長,規畫推廣學生營隊活動。

‧參與教育部、國教署和心測中心政策諮詢與推動,多能提供寶貴意見。

‧協助臺師大數學教育中心推動模組設計、教師培訓和學生營隊辦理等工作,盡心盡力。

‧應邀到22縣市輔導團,辦理教師工作坊或經驗分享,傳遞教學設計創意點子。

‧近年致力於偏鄉教育,幫助離島和臺東、屏東等區,提升教師教學品質與學生學習績效,成績顯著。

‧95年度臺北市數學與自然特殊優良教師獎(師鐸獎)

‧教案設計屢獲市賽、區賽、全國賽第一名,例如全國性「第一屆中學資優教學設計競賽」金牌獎。

‧連續四年榮獲教育部中教司優秀科學教育專案計畫研究。

‧電視、電臺、平面媒體有關數學教育議題採訪、示範教學;天下雜誌、遠見雜誌專訪,親子天下雜誌專訪。

‧著作:《數學樂園──從胚騰(PATTERN)學好數學》、《胚騰(PATTERN)就在你身邊──不一樣的數學步道》、《數學魔術──27個數學概念奇蹟》。

林壽福大事紀

1957 農曆潤中秋節生於高雄左營蓮池潭附近

1977 就讀台師大數學系

1981 澎湖縣望安國中(東吉分校)實習

1983 任教高雄市私立天主教道明中學(1年)

1986 皈依三寶、茹素成為正信佛教徒

1987 任教台北縣縣立八里國中(4年)

1988 當選台北縣優良教師(連續兩年1988、1989)

1991 就讀私立中華佛教文化研究所(1年)

1992 就讀私立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3年)

1998 任教台北市立福安國中(2年)

2000 任教台北市立興雅國民中學數學教師(~迄今)

2002 設計台北市興雅國中數學步道

2003 著作《胚騰(pattern)就在您身邊——不一樣的數學步道》興雅國中出版

2003 獲臺北市第四屆行動研究教材教具實務展示類特優獎

2004 台北市國中數學領域輔導團員(10年)

2004 分享數學步道實作與教學經驗於全國各地(~迄今)

2004 獲臺北市第五屆行動研究教材教具實務展示類特優獎

2004 獲臺北市立師院『北區縣市學校課程計畫暨教師創新教學論壇』教師教案優等獎(第一名)

2005 獲台師大特殊教育中心、國科會『第一屆中學科學資優教學設計競賽』金牌獎

2005 獲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中華民國中小學教師自然科學與數學教學設計競賽』優等獎

2006 著作《數學樂園——從胚騰(pattern)學好數學》如何出版社

2006 國教署中央課程與教學輔導諮詢教師(迄今11年)

2006 當選台北市數學與自然特殊優良教師(師鐸獎)

2006 教育部中教司優秀科學教育專案研究(連續4年)

2007 獲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中華民國中小學教師自然科學與數學教學設計競賽』優等獎

2008 獲臺北市中等學校教育叢書暨校刊競賽國中組教育叢書類特優獎、主編獎、美編獎、團體獎(各項第一名)

2008 獲教育部主辦『中小學典範教學競賽』特優獎

2008 分享數學魔術設計經驗於全國各地(~迄今)

2009 著作《數學魔術——27數學概念奇蹟》尖端出版社

2002 分享奠基模組遊戲設計經驗於全國各地(~迄今)

2014 特別著力分享奠基模組教學經驗於偏鄉(~迄今)

2016 著作《驚人的數學魔術——18堂課,輕鬆變身數學A咖》如何出版社

【採訪撰稿/朱芷儀】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上一筆
下一筆
上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