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事務中心胡世澤綜合報導】俄系小提琴名家、去年柴可夫斯基國際小提琴大賽評審凡格羅夫,5月27日在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首度開大師班,音樂系演奏廳擠進了一百多位學生、教師及樂迷,他現場細心指導4位全國音樂大賽國高中小組首獎得主,增進臺灣學子音樂技巧,對音樂的教育與傳承充滿熱情,也讓累積多年的經驗留在臺灣。
師大音樂系主任、小提琴家陳沁紅致歡迎詞,她說,相信大家昨天都聽完凡格羅夫的高難度曲目,他也是國際級大師音樂家,是俄派集大成者,並吸取巴洛克、爵士、搖滾樂風格,演出極具代表性,他也會指導學生很多適切的技巧。」
年過40的凡格羅夫來自俄羅斯音樂世家,5歲開始學小提琴,師事嘉琳娜.圖爾查寧諾娃,後拜布隆教授為師,從小就被視為「百年難得一見」的音樂奇才。10歲拿到波蘭維尼奧夫斯基青少年小提琴大賽金牌,灌錄第一張專輯。11歲被邀請在莫斯科柴可夫斯基大賽做開幕演出,16歲就獲得匈牙利卡爾佛萊許(Carl Flesch)國際小提琴大獎首獎,20歲出頭首度訪台,在台灣有不少粉絲。23歲被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任命為音樂大使,為首位被任命的古典音樂家。
凡格羅夫最重要的音樂里程碑是1994年發行普羅高菲夫與蕭士塔高維奇的《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他在專輯中以凌厲弓法和超凡演繹,贏得當年留聲機唱片大獎的「年度最佳唱片」與「年度最佳協奏曲專輯」,入圍兩項葛萊美獎。
2007年起因手受傷暫緩小提琴演奏,他想起已故俄國大提琴巨擘羅斯托波維奇的教導,開始投身學習指揮技巧,吸取巴洛克、爵士和搖滾樂等各式音樂風格,成為演奏靈感,這兩年手傷痊癒後復出,評價極高。
凡格羅夫17歲時接受羅斯托波維奇的指導,「他是我音樂上的祖父,也是我的導師」,這也是開設大師班的緣由,。
凡格羅夫5月27日在師大音樂系舉行「凡格羅夫小提琴大師班」,包含4位全國音樂比賽小提琴冠軍,分別為國小組錢欣,國中組李昀,高中組蔡雨頻和大學組陳奕勇。他為學子示範演繹樂曲時,曲風奔放又細膩,用生動描述指導他們拉小提琴的技巧,對音樂學子來說是最好的學習活動。
5月26日的獨奏會上,凡格羅夫選曲小提琴經典,包括貝多芬《C小調第七號奏鳴曲》、舒伯特《A大調二重奏》、拉威爾《G大調第二號小提琴奏鳴曲》、易沙意《E大調第六號小調琴奏鳴曲》與帕格尼尼《心悸》等,並使用原為法國音樂家克羅采所有的1727年史特拉底瓦里名琴演出。
他在5月25日還特別舉行教育講座和學子分享心得,他說,「音樂絕非成功致富的捷徑,而是讓人們更加熱愛生命的元素,音樂傳達好幾世紀的哲學理念,也鞏固人類精神面與社會面的連結。」透過音樂的領導,更能讓人們變成「想成為的人」,他進一步強調,音樂家都得認知音樂是信念也是使命,「學習音樂永遠也不會無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