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園記者社教107謝青芳/東亞108林書妤】國立臺灣師範大學70週年校慶活動─人文與科學大師講座,於5月6日首先開跑。邀請李遠哲院士分享「在交叉路口的人類社會 We are at a Crossroads.」探討人類在環境變遷中,如何決定發展方向以及對未來的建議。
李遠哲院士是首位榮獲諾貝爾化學獎的華人,也是道地臺灣人。曾任中央研究院院長、國際科學理事會會長,現任中研院特聘研究員,以及臺大化學系特約講座教授。李院士在環境議題上,對於環境永續方面相當執著,不停研究如何讓人類更好。
關於全球暖化,李遠哲表示十分憂心,因為人們過度使用化石燃料,一直從土地中挖東西燃燒,造成環境汙染,碳排放量高的情況下,更導致氣候變遷。現在許多亞洲大國消耗很多天然資源,外加廉價勞工生產很多物品,然後因著經濟的觀點,要進步就是靠著生產、消費不斷循環。
然而這個模式是不對的,因為現在環境再破壞,因為地球是有限的、環境無法支撐,在世代交接的時刻,我們為下一代留下甚麼?是汙染還是災難,這並不是我們樂見的,因此要轉型。李遠哲提出建議,他認為臺灣要走自己的路,政府不應只投資工業,而是要推廣再生能源的研究及發展。
最後,李遠哲表示:「在政治上,這是一個全球危機,需要大家一起來解決;而在社會方面,我們不能再盲目地追隨過度開發的國家腳步,而是要開創新的永續之路;最後,科技方面,我們必須學會如何將太陽的巨大能源儲存,轉換,並且分享。」
聽眾化學系博2陳奕儒表示:「聽完李院士演講之後,促使我去思考更多問題,比如說臺灣應該走自己的路,以及如何在能源發展及產業中取得均衡。另外,在教育方面,師大非常重要,如何去影響下一代的孩子有更好價值觀去使用能源、適當消費,而避免不必要的浪費,是我們最重要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