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園記者應華107林子綾報導】師大「地理經典導讀系列演講」28日的書目為《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邀請現為中研院院士的作者王明珂,親自針對本書做深入淺出的介紹,此書不僅是歷史學界的重要著作,同時也涵蓋了許多不同範圍的內容,包含人類學、考古、生態環境等。
本書以「什麼是中國人」為出發點進行探討,至於為什麼要用「邊緣」?王院士比喻,當我們在紙上畫圓時,是它的「邊」讓它看來像個圓形,而非其內在。這樣的概念類似於反面思考:什麼「不是」中國人?藉由區別出非我族類建立起自我認同感,這樣的觀點合理說明了書中所要探討的「邊緣」。
王院士指出,由於氣候變遷影響了人類生活條件,如氣候乾旱化使得適於農牧混合經濟的地區南移,為了生存及獲得更多資源,原先生活在北方的人們會向南方爭奪可耕之地,造成他們在南方人群心目中的野蠻性,並促使南方人群由西周到春秋逐漸凝聚成華夏。「華夏」一詞,就是由春秋時代的貴族自稱而來。作者結合人類學族群理論與集體記憶理論,由中國人族群邊緣的形成與變遷來解讀華夏本質,說明在特定資源競爭與分配環境中,華夏邊緣如何形成與擴張。
演講中,王院士同時說明了研究方法與認識論的基礎,「教育、文化、認同如同一面凹凸鏡,覆蓋在事物的本相上,使我們看不清楚,但我們可以透過移動這面凹凸鏡,並觀察事物在底下有什麼不同之處,來瞭解這面鏡子的材質和特性,這就是認識論的作用之一。」他提醒同學,要多用不同角度觀察,傾聽多元聲音,認識他者,也發現自己的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