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vesti
travesti
travesti
點閱人次:1696人
圖 新聞投稿
2016-04-12
另類導聚 臺文系師生共享那時此刻
圖

【校園記者國文105羅雅璿報導】導生聚除了師生一起吃飯聊天外,有沒有更多選擇?師大臺文系莊佳穎老師的導聚絕對跟別人不一樣!3月30日,莊老師包場東南亞秀泰影城,邀請臺文系學生一同欣賞楊力州導演新片《我們的那時此刻》。整場電影敘事溫馨,不少同學甚至在映後感動落淚。

電影正式開演前,莊佳穎老師先以近日震驚全臺的社會案件作開場。她認為,臺灣社會或許正在經歷一段「集體創傷」時期,人與人之間信任破裂,社會互信機制更有待眾人積極重建。

「即便如此,我仍然相信臺灣人民的善良。我相信,臺灣人民還是像從前一樣,是在我將物品灑落一地時,會跑過來幫我一起收拾的那群人。」她說,她不會因為發生這次事件,就告訴她的孩子「不可以靠近陌生人」,因為她情願繼續相信臺灣社會的美好本質。

莊老師也在電影開始前指出,她還沒看這部片時,總認為臺灣觀眾很傻,明知道有些情節根本不可能在現實中發生,還是會為某類電影痴狂。但看完電影後,她承認自己想法改變了,「因為若回歸那些電影出現的時代背景,你就會明白那些電影對影迷們的意義。那是僅屬於他們的共同的時代記憶。」

本片導演楊力州是職業的紀錄片工作者,曾獲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導演和金鐘獎非戲劇類導演等獎項,作品包括《奇蹟的夏天》、《被遺忘的時光》和《拔一條河》等。他的鏡頭善於捕捉荒謬社會下的小人物身影,敘事手法兼容感性與趣味,總能令觀眾在捧腹大笑之餘,進一步深思片中試圖碰觸的社會議題。

《我們的那時此刻》則是楊導演2015年的新片。影片從臺灣金馬獎五十年的發展史帶出整個臺灣的政治和歷史變遷:從六○年代風靡全臺的《梁山伯與祝英台》、記錄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轉型的《養鴨人家》,到新電影興起時的《兒子的大玩偶》及帶領國片起死回生的《海角七號》......這部片記錄了臺灣人民在這塊土地上一路誠懇行走的足跡,是屬於臺灣人共同的「那時此刻」。

散場前,莊佳穎老師不忘提醒,下週班會時將再帶大家深入探討影片中的重要議題。她同時期望全班同學能記住這部電影帶給他們的感動。

上一筆
下一筆
上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