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vesti
travesti
travesti
點閱人次:2256人
圖 新聞投稿
2015-11-12
學語言改變大腦?李平教授開講
圖
圖
圖

【公共事務中心江敘慈報導】多數人都有學習外語的經驗,但你知道語言學習可能會改變腦結構嗎?11月11日,師大邁向頂尖大學計畫(以下簡稱頂大計畫)辦公室舉辦「文字、文明與文化系列演講」,邀請美國賓州州立大學心理、語言與訊息科學系教授李平,從學習外語角度切入,探討大腦活化的相關研究。

李平首先指出認知神經科學與語言,甚至與文化的相互關係,並以嬰幼兒牙牙學語為例,指明因為大腦的認知神經已有基本塑形,因此相較孩子,成人學習第二外語相對困難。

他也分享了在美國以核磁共振(MRI)觀察大腦活動的研究,發現受測者在語言學習前後,大腦血紅蛋白的活動分布變化不小,顯示不同時、地的語言刺激,的確會具體對大腦造成影響,不同腦區也會對不同認知要求產生反應。

「學習雙語的人真的會比較聰明嗎?」李平分享了一篇加拿大某位教授的研究文章,文中指出根據統計比較,會兩種以上語言的老年人出現老年痴呆症狀的年紀,竟比只會一種語言的老人晚了4到5年。這個結果引發諸多論戰,李平表示,目前仍無法斷定學習第二外語能有效延遲老人痴呆症出現,但經由腦造影觀察,只會一種語言的人腦,因為越來越仰賴腦前額,因此頂葉與下葉也逐漸衰弱。因此可以推論,學習語言,確實能促進大腦活絡。

李平舉了兩種實驗範例,支持了雙語學習將連帶使大腦各區都有效參與的論點。包括讓兩種(單語和雙語人士)受測者模擬駕駛汽車的各類突發狀況,結果發現雙語人士較能全面掌握情形,也較少犯下致命錯誤。李平指出,學習外語時,兩種語言轉化和競爭都會有效強化大腦,透過實驗也可看出學習雙語,認知能力、空間辨別能力都會增加,大腦整體可塑性都會改變。

接著李平更直接示範了賓州大與師大頂大計畫共同研發的虛擬空間學習平台,測試者可進入數種模擬空間(如動物園、超市等等),輕拍各類物品,就會有人聲教導華語唸法。李平表示,虛擬學習法可直接刺激大腦認知神經,比傳統紙本學習更為靈活而有效率。他總結指出,透過研究看出,大腦功能的改變可反映受測者的學習差異,進而發展出更好的學習方法,加強教育效能。

會後工教系教授洪榮昭受訪表示,覺得李平教授的研究讓聽眾對於大腦彈性有更多了解,相當有趣,但他也期待李平教授可進一步實驗,觀察受測者在學習書寫第二語言時腦結構的變化。

上一筆
下一筆
上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