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園記者國文105羅雅璿報導】自古以來,人類便透過口語、文字、繪畫甚至肢體來「敘事」,但中國文學研究,歷來卻多為抒情性研討。有鑑於此,臺師大國文系延續前年成果,在11月6至7日舉辦「第四屆敘事文學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以開展敘事文學研究的交流、對話。
本次研討會由臺師大國文系、臺師大圖書館和中研院文哲所主辦,科技部及臺師大研發處協辦。兩日會議,共規劃7場論文發表會,邀請日本長崎大學連清吉教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李佳教授、韓國延世大學洪允姬教授等47位國內外知名學者,發表24篇論文;另有一場專題演講及綜合座談。
開幕典禮上,臺師大國文系系主任鍾宗憲向與會來賓致意。他說,敘事和抒情一直是文學研究的兩大主流,「而較被中國文學研究者忽略的『敘事』,其實實用性更高。」
為此,國文系自2009年開始,每兩年召開一次以「敘事文學與文化」為題的國際學術研討會。第一屆聚焦小說研究;第二屆以戲曲為主,旁及民間及通俗文學;第三屆討論主題為現代文學,「今年,我們打算回歸中國敘事傳統,從史傳等經史著作出發,算是較大嘗試。」鍾主任說。
文學院院長陳登武則在致詞時提到,一般人總認為文學為虛擬,歷史屬紀實,但現實情況常完全相反。他接著從韓愈名言「夫為史者,不有人禍,則有天刑,豈可不畏懼而輕為之哉」,說明虛構和真實間確有辯證必要性,「而此研討會舉辦的意義,便是在敘事脈絡中,追認這兩者的關係。」
專題演講由國文系前系主任、現年84歲的邱燮友教授擔任主講人。他從中國敘事詩的演變談起,並揭示敘事詩研究可繼續發展的方向。他認為,敘事詩必須「事」「情」交融,藉具體事件寫抽象情感,如此才能深刻。
邱教授還從繪畫美學中的「黃金比例」談詩歌結構、三S鋪敘法(驚奇surprise、懸疑suspension和滿意satisfaction)談詩作佈局,演講最末更提出「第四度空間的詩歌美學」,並再次重申中國詩歌「興觀群怨」的特色,及由命運、性格和環境造成的詩之悲劇效果。
11月7日綜合座談,由臺師大國文系林素英教授、成大中文系王偉勇教授和中研院文哲所嚴志雄教授擔任與談人,三人從先秦兩漢談起,歷敘《周易》、《詩經》、樂府、詠史詩至明清之際吳偉業的「梅村體」,以文學和文化史的視野,綜觀中國韻文在敘事文學中的演變及發展。
中研院文哲所林玫儀教授說,詩的研究以往只重視「情」,而忽略了敘事成分,「像晚清以降的戰爭、天災,這些亂離敘事,不僅富時代意義,更因為事件背後寓託的情感,而能流傳千古。」她為此感謝大會安排這一系列學術討論的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