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vesti
travesti
travesti
點閱人次:1896人
圖 新聞投稿
2015-10-20
新傳播研討會 港澳臺學者齊聚
圖
圖
圖

【校園記者國文105羅雅璿】由臺師大大眾傳播研究所協同港澳臺三地傳播學院共同主辦的「新傳播、新主體與新公民社會國際研討會」,10月18日圓滿落幕。兩日的會議,聚焦近年新媒體對華人社運的影響,與會學者分享研究成果,並和聽眾熱烈互動。

本次研討會,由師大大傳所、臺大新聞所、交大傳播與科技學系、輔大傳播學院、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及澳門大學傳播學系共同主辦。會議間的五場學術講座和兩場專題演講,共有28位港澳臺學者,針對臺灣「太陽花學運」和香港「雨傘革命」,發表20篇論文。主辦單位還在會場外設置「互動拍照區」,讓與會來賓能透過各種裝置藝術,回顧近來臺灣重大社會運動。

師大社會工作研究所教授潘淑滿在開幕致詞時表示,近來新媒體迅速發展,對公民社會運動的「權力監督」機制起了推波助瀾效果。她期望,這類跨領域、跨文化的學術交流,將來也能形成一個「東亞主體」,持續透過討論,促進社會的良性變遷。

開幕演講邀請到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教授陳韜文,以「傳播、社會運動和公民社會的發展:關於香港雨傘運動的思考」為題,分別從抗爭者、運動動員模式及傳播效果等角度,分析雨傘運動對香港公民社會的影響。

陳教授認為,比起由運動領袖組織的「集體性行動」(Collective Action)和容許民眾多元參與的「連結性行動」(Connective Action),雨傘運動更接近「集體連結性行動」(Collective-connective Action),「因為它內部缺乏領導,卻又由於各種偶發事件,促成大眾的自主參與。」

現任中正大學傳播系副教授、同時是「公民行動影音資料庫」(簡稱「公庫」)庫長的管中祥,則從自己參與獨立媒體的經驗,分析「另類媒體」與「社運團體」間的關係。

管副教授表示,這兩者就好像舞會中的男女,互相吸引、互相利用,關係曖昧不明。「另類媒體應該是『社會運動』的媒體,而非『社會運動者』的媒體!」他認為,另類媒體應該保有主體性,與社會運動者保持一定距離,以便客觀監督社會運動,並進一步推動社會變革。

18日下午,臺大新聞所教授張錦華以「新傳播、新主體與新公民社會:從描述、詮釋到評價」為題帶來閉幕演講。她說,觀察近兩年臺灣風起雲湧的公民抗爭運動,她看見年輕世代以高度熱情實踐社會參與,追求知識、他們所信仰的民主價值,且希望自行創造未來,真正達到學者杜蘭(A. Tulan)所言「歷史質的改變」。

「新媒體龐大的傳播潛力,培力出具備在地公民意識的主體,而這群嫻熟新科技的新媒體世代,不再甘於被政治、經濟等霸權宰制,他們勇於發聲,並在各項變革中,促進兩岸三地公民社會的深層轉化。」張教授認為,這股由數位網路和社群媒體帶動的改變力量,值得我們繼續期待。

東華大學賴志軒,現為民族語言與傳播系大四生,因為對新媒體感興趣,所以特別從花蓮趕來參與盛會。「這次研討會,讓我更了解獨立媒體的運作,尤其是港臺兩地媒體的差異。」他認為不虛此行。

上一筆
下一筆
上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