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園記者社教105顏如玉報導】來自法國法蘭西學院的巴斯蒂及畢特兩位重量級院士,於9月17日應文化部邀請,來到師大博愛樓五樓進行學術演講與文化交流,兩人分別主講臺法雙邊外交及法國飲食文化,另外,更由前教育部長、師大校友郭為藩等學術界菁英擔任貴賓,吸引許多人到場聆聽。
「希望師大學生能到法國參觀學習。」校長張國恩在接待兩位院士時提到,臺法關係密切,希望學生能多利用資源,到法國學習,另外,巴蒂斯院士更以中文與校長對談,提及自己與師大的關係,也讚賞師大的改變。
出身書香門第,父母都是法蘭西院士,是國際知名學者,巴斯蒂院士自小受母親薰陶,對中國及臺灣文化產生濃厚興趣,身為漢學家的她,在中國研究與中法文化交流領域中,具有極高聲望。
特殊的歷史淵源,造就了特殊臺法交流。巴斯蒂院士從自身經歷講起,並圍繞在前輩們致力創造、加強臺法間多元交流的部分,演講中不斷提及中國、臺灣及法國間的關係,從歷史進程來探討今日臺法之間的交流,多年來的接觸,造就了今日臺法密切關係。
2003至2008年曾任巴黎第四大學校長(Université Paris IV Paris Sorbonne),也是法蘭西歷史與地理學院院士的畢特院士,對美食的執著異於常人,積極促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將法式料理(Le Repas Gastronomique des Français)列為世界重要文化遺產之一,而這也是歷史上首次將「飲食文化」項目列為無形的世界文化遺產。
畢特院士也提到,臺灣擁有許多獨一無二的美食,卻因臺灣不列入聯合國席內,不具資格,相當可惜,但他相信有朝一日,臺灣美食也將有機會列入無形的世界文化遺產,在國際間佔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