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事務中心胡世澤報導】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培訓高中生,代表臺灣參加2015年第47屆國際化學奧林匹亞競賽於7月28日傳回捷報,臺灣參賽的4名學生榮獲4金,以獲獎牌數計算,臺灣與韓國和中國大陸並列第一。這次競賽共75個國家,計290名學生參賽,我國代表團隊競賽成績亮眼,表現優異!
我國代表隊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陳焜銘教授等十多位教授組成輔導團隊負責培訓,國內選拔過程分為初賽、複賽、選拔訓練營及決賽4階段,今年初賽總計全國有911名學生參加,經過複賽、選拔營及決賽等過程,選出4名學生代表我國參賽。
本次代表團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張一知副教授領隊,並由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林萬寅教授、金必耀教授、中央研究院洪上程特聘研究員及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張永佶老師隨隊觀察,代表團於104年7月19日出發前往亞塞拜然參賽,競賽活動於當地時間7月28日下午3時舉行閉幕典禮並頒獎。
臺灣自1992年起參加國際化學奧林匹亞競賽,歷年均獲佳績,參賽至今總計榮獲42金42銀11銅,近10年參賽國際平均排名為前5名,並曾於1993、1997、2009及2013年獲得國際排名第1名的好成績。
臺灣代表隊是繼1992年後,再度拿到四金,拿金牌的四位學生分別是高雄中學黃韋傑、建國中學劉俊廷、潘功祐及臺中一中李承諺,學生個人成績方面,黃韋傑排名世界第12,是臺灣最佳成績。
負責訓練選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主任陳焜銘接受媒體採訪表示,今年參賽學生素質佳,表現也穩定,例如拿到最佳成績的黃韋傑,比賽時打破玻璃瓶;李承諺也發現水壓太大,造成冷凝管斷裂,兩人都及時請大會工作人員處理,化解危機。
陳焜銘分析,臺灣選手的老毛病就是比賽時容易緊張,導致實驗做不好,今年加強訓練抗壓性。
教育部為獎勵學生之優異表現,訂有「參加國際數理學科奧林匹亞競賽及國際科學展覽成績優良學生升學優待辦法」,獲得本項競賽獲得金、銀、銅牌獎者,可保送大學院校各本學系或推薦入大學院校各學系。獲得榮譽獎者可推薦入大學院校各本學系。另於競賽獲金牌、銀牌與銅牌者,分別可獲得教育部頒發之新臺幣20萬元、10萬元與5萬元獎學金,但同一年度獲得同一學科或不同學科二種以上獎項者,應擇優以最高獲獎額辦理。
該代表團成員預定於7月30日返抵國門。教育部將持續選訓優秀學生參與競賽,以促進國際交流、拓展國際視野,並爭取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