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vesti
travesti
travesti
點閱人次:5267人
圖 新聞投稿
2015-11-08
教學傑出教師 心輔系吳麗娟
圖
圖
活潑、親善的麗娟老師
圖
聖誕節與學生合影

那些諮商輔導教我的人生

採訪‧撰稿—葉霈萱

吳麗娟/教授

服務單位: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最高學歷:美國奧瑞岡大學諮商心理學博士

專長領域:心理治療、督導、諮商、輔導、心理衛生

教授科目:人際歷程心理治療、理情行為治療、諮商理論、諮商實習、個人諮商理論與風格、系統取向家族治療、婚姻與家庭、助人者的自我覺察與專業成長、諮商員的自我效能、輔導原理與實務、教師心理衛生、情緒管理與壓力調適

榮譽紀事

2013年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學傑出獎

2001年 教育學術團體聯合年會學術木鐸獎

「輔導像醇酒,自用、相送兩相宜 !」這是吳麗娟老師一直以來秉持的信念。從唸書到教學,在師大心輔系已近四十年,對她來說諮商與輔導並不只是一門「學問」,而是希望學生能實際運用在生活中,能一生受用的「良方」,也是麗娟老師所秉持的生活哲學。

自小堅定教學志向 心輔系中覓得蹊徑

從小就立志當「女孔子」的麗娟老師,自國中時期就對教學很有想法,甚至針對每一科都寫下自己認為的理想教學方式,為將來的教學生涯做準備。「每一科都設想到了,但就是沒想到要準備『輔導』這一科!」麗娟老師笑著說。

民國65年考上當時的師大教心系(現稱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原先不太清楚「心理、輔導諮商」這領域的她,還曾有過轉系的念頭,「但因為自己有做事認真、負責的人格特質,凡事做就要做到好,所以在用心的學習下,開啟了對於輔導諮商的認識與興趣。」麗娟老師說,心輔系的課程讓自己受用無窮,不但讓自己知道能怎樣過幸福愜意的生活,更讓自己能擁有一個自己非常喜歡、滿意的婚姻,也對自己和先生合作出來的三個「產品」,三位女兒,非常滿意,也引以為傲!

反思教學現場 投身學術找尋輔導諮商真諦

回憶起畢業後分發到國中教學的那段時間,麗娟老師說即使「輔導活動」科教學當時是冷門科目,很不受重視,自己還是很認真教學( 自重),用心地運用各種活潑的活動進行「輔導活動」課程,分享淺顯易懂的實例與故事,幫助學生學習有益身心發展的心理衛生知識,鼓勵同學將輔導的內涵與日常生活結合,希望同學能夠開心的在經驗中學習,並增進其良好的身心發展。此外,麗娟老師為了提升學生上課的興趣,甚至認真到各處蒐集笑話,寫在課本上當小抄,適時地和學生分享,製造歡樂氣氛,讓學生能學得開心。在這段擔任國中輔導老師的期間,麗娟老師體會到:「那時不斷的鼓勵、增強學生,幫助學生看到自己的好,學生常有很好的回應,自己可以清楚地感受到輔導對於學生的正向影響力,讓我很有成就感,使我知道當輔導老師就是我想要的!深深體會到~助人真是一個影響人的專業!」

然而,很喜歡教學的麗娟老師,卻漸漸在教學過程中發覺輔導諮商的有限性,輔導成效似乎只維持在課堂、與學生接觸的時刻,「學生只有上我的課才乖,才有輔導成效,出了輔導室,又亂了!」

為了找尋更有效地輔導方式,以解決學生的問題,麗娟老師決定就讀碩士、博士班進修。

熱愛國中輔導工作的麗娟老師考取碩士班時,原本並沒有打算放棄輔導老師的職位,但是迫於考試制度的更改,而辭去職務。雖然沒有繼續擔任國中輔導老師,但後來麗娟老師仍透過提供國中輔導老師在職進修、督導等各種機會,參與國中輔導制度相關的服務,實現自己早年對國中輔導工作的承諾與夢想。

美國求學期間獲益多 影響日後教學特色

麗娟老師說到,直到博士班以前自己其實只是用功讀書( 敬業),但並不喜歡唸書( 不樂業),「博士班時,更深入了解諮商精髓,抓到諮商的金鑰匙後,發現人生可以不用一直被決定,自己可以做自己的主人,自己的價值不是由外界( 成績、別人的掌聲…等) 來決定,放掉成就取向,此時自己才開始為自己讀書,自發性的讀書,才開始能享受讀書的樂趣。」麗娟老師也說,到美國學習的那段時間,可以說是改變了自己的一生。

國外的不同文化,給麗娟老師很深的激盪,讓她從注重教學方法、諮商技術轉變成重視諮商理論的「哲學觀、理論、概念」;且經由不斷的接案與督導,在諮商實務上,有更紮實的訓練與學習,開啟自己對輔導諮商的視野,有「人格重組」般的成長!

在美國的學習經驗,深深影響了麗娟老師之後的教學,「我的教學最大的特色就是重視全人發展,教書即是教人!」吳麗娟說,她不只重視學生知識「理論」的學習,也注重學生「本身」,關心學生生活事務、情緒與想法,關心學生這個「人」,學生在上課時,希望他們除了知識上的學習外,也能有「心」的滋潤與成長。

從修正性經驗中學習 理論是生活的指南針

「我們不能給別人我們沒有的東西,像我會力求自己言行一致,『教』甚麼,就『做』甚麼!」這便是麗娟老師的另一教學特色,強調理念、經驗、實踐「三合一」的教學,重視「身教」及「修正性經驗」( 不同以往的經驗),幫助學生由經驗中深刻的學習。

麗娟老師說,學習若要深刻,就要讓學生由「修正性經驗」中學習,讓他們在學理論之際,同時也能夠「經驗」到,「這就是透過人影響人,幫助學生『成為一個人』!」

麗娟老師強調由「實作、經驗」活動體驗中來學習「理論」,內化所學讓自己生活更美好,她非常鼓勵學生將諮商輔導理論實際應用在日常生活中,強調將所學先運用在自己身上~自己永遠是第一個個案。

生活中不但這樣「說」,也立刻這樣「做」,讓學生能夠深刻了解並經驗到~理論是幫助我們生活更美好的指南針,理論內容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經驗到。像是在課程中,麗娟老師會以「電話中,若爸媽責罵你都不打電話回家,該如何回應?」為題,請學生進行角色扮演等等。麗娟老師經常鼓勵學生不斷地將所學的輔導理論應用於日常生活中,並將執行的困難與問題帶到課堂上討論。學生不斷的在平常生活中實踐輔導的理論,慢慢發現~原來我是可以有其他的選擇,可以過不同的生活,慢慢地活出自己,找到讓自己更開心愜意的生活!

麗娟老師說,「理論紮實學習,經驗深刻體會,實踐實際應用。」學習用不同角度來看事情,強調經驗性的學習,給學生機會練習不同的行為、作法與思考,進而體會不同處理方式便能帶來不同的經驗,這些修正性經驗,會再鞏固新想法,如此循環不已,就能帶來根本的改變。麗娟老師指出,像在說明「定向輔導」( 幫助學生適應新的環境) 理論內涵時,儘量會讓大一、碩一學生實際「經驗」理論,讓剛進到系上新環境的他們也身歷其境的經驗到「定向輔導」所帶來的幫助,這樣一來學習成效才會是最好。

生活化又活潑的教學 讓學生輕鬆吸收

麗娟老師認為,能符合學生需求的教學,才會是「有效」教學,「學生的狀態與需求,會讓我決定用甚麼方式教、何時教、如何教、教甚麼。」像是課前填寫需求表、設置「學生主席」等,讓學生能在課前和老師討論課程的進行與活動設計。麗娟老師說,不僅能多了解、接觸學生,常常也讓她很佩服學生設計的活動都超乎預期、非常有創意。

而以幾個形容詞來形容麗娟老師的課程,可以是「生活化」、「活潑有趣」、「輕鬆歡樂」。麗娟老師說,課堂上她時常舉讓學生共鳴度高的生活實例,或是分享自己的生命體驗,「我認為成功教學裡,教師的表達、活化理論、自己生命經驗的分享、將知識與日常生活結合~會是影響教學成敗的重要關鍵,也會影響學生學習的吸收。」

在課堂上使用多媒體教材、影片,並實行實際演練、活動體驗與問題討論,讓學生在很輕鬆的心情下有豐富充實的學習。

而成績計算方面,麗娟老師採用多元評量法,針對不同科目需求有不同的評量方式,如:角色扮演、分組報告、考試、書面作業、將所學應用於日常生活中的經驗報告等。而報告的部分,課前麗娟老師也會和學生進行多次討論,重視「過程」的學習與評量,以及學生自主性的培養。

關於點名的部分,麗娟老師更開發一種新的方式,可以節省點名的時間,也可清楚瞭解學生出席情形:請學生自製「點名卡」,以自己的個性、喜好設計後,寫上自己姓名,讓老師、同學更加認識彼此。上課時學生拿走自己卡片,放在桌前,讓老師能快速認識同學姓名,下課時繳回;或上課時,將桌上的點名卡移放到旁邊另一個區域,上課時除了同學自動分享意見外,老師也可隨機抽取點名卡邀請同學發言,而且藉由同學一上課即拿走自己的名卡,老師就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知道學生出缺席情況。

時時是輔導 處處是輔導

「教學內容成為學生生活中的智慧與力量,便是有效的教學與輔導 !」對於麗娟老師來說,把課程教好,讓理論內化成學生的人格特質,是具有最大教學、輔導成效的作法。整體來說,在麗娟老師的課堂上,她多會提出問題,鼓勵學生討論、發表意見並互相幫忙修正,自己再補充內容;清楚且統整地講授概念並輔以許多白話、生活化的實例說明後,進行活動體驗、角色扮演或分組演練討論,讓學生對於教學內容有更深入的了解。完成學習活動後,邀請學生歸納、總結學習重點,而且經常鼓勵學生將所學運用在生活裡,並帶回課堂上討論。

隨時發揮正向影響力 聆聽學生心聲

麗娟老師的教學成效,除了學生熱烈迴響外,也能從課後輔導回饋中窺見一二。麗娟老師表示,自己常主動關心學生、經常與學生聚餐以了解其適應情形、確實執行導師時間、常和學生個別談話、主動協助外籍學生的學習與生活適應、平日和外籍學生聚餐或邀請到家中共度除夕與聖誕佳節、善用 Office hour,聆聽學生心聲,了解其需求,提供協助,甚至提供畢業學生們「售後服務」幫忙解決各類的問題。

學生也常主動找麗娟老師輔導或請求協助,近三年輔導人次達475人,也是教學時間外,花最多時間的事務。但麗娟老師樂此不疲,她表示很感謝同學們的信任,也很欣慰,因為學生多會主動求助,讓自己有機會提供即時的協助,也讓她能隨時實踐「全人教育」三合一的教學理念。

尊重彼此差異 個人價值自己決定

「學習諮商、輔導幫助自己非常大,甚至讓我完全改變,變成自己想成為的人。」麗娟老師也鼓勵所有人都能瞭解每個人自己的價值由自己決定,而不是由他人來決定!若能學會正視自己、看到自己、愛自己,能看到自己的好、悅納自己,我們就能有一個美麗、喜樂的人生 !

而要做到這點,要從尊重彼此的差異開始,「我們要允許自己和別人不一樣,學習在親密與自主間得到平衡,能在親密關係中仍擁有自己,會讓我們擁有自在又滋潤的愜意生活 !」

最後,麗娟老師也勉勵師大學生,「當主動的學習者,自主性的學習,會讓我們有自我實現的豐富學習與自我掌控的美好人生!」

圖 圖
課堂上的熱烈討論 麗娟老師全家福,左1為林世華老師

文章來源:

書名:優良群英●傑出薈萃 102/103教師教學獎勵獲獎教師專書
編著:師大教學發展中心
策畫:陳昭珍
主編:趙惠玲
副主編:林弘昌
總監:徐芝君
編審:林立芯
執行主編:林鳳婷
責任編輯:蔡旻真
執行編輯:蘇郁芳
採訪:張依茜、呂晏慈、楊玉嬿、羅雅璿、顏千惠、葉霈萱、林爭意、許紹萱(公共事務中心校園記者)
上一筆
下一筆
上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