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存臺灣音樂歷史 歐樂思神父獲臺法文化獎殊榮 持續與師大合作推動歐樂思講座研究計畫
由文化部與法蘭西學院人文政治科學院(Académie des Sciences Morales et Politiques)共同創設的「臺法文化獎」,於法國當地時間7月6日晚間舉行第十九屆頒獎典禮,今年的得獎人分別為法國國家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艾茉莉(Fiorella Allio)博士以及瑞士籍神父歐樂思(Alois Osterwalder),由文化部部長洪孟啟親自赴法主持,與法蘭西學院人文政治科學院年度副主席季佑(Gilbert Guillaume)、終身秘書達可士(Xavier Darcos)共同頒獎。
臺法文化獎每年頒發「法國獎」及「歐洲獎」兩個獎項,旨在鼓勵對臺灣與歐洲文化交流有特殊貢獻之人士、團體或公私立機構。本屆臺法文化獎由雙方評審就十二位候選人的參選事蹟充分討論後,評選出上述兩位獲獎人。其中獲得「歐洲獎」的歐樂思神父,曾於2013年訪臺,於師大音樂節開幕式上由張國恩校長致贈感謝狀,並與師大音樂數位典藏中心展開密切學術合作。
今年已82歲高齡的歐樂思神父年輕時代在慕尼黑與波昂攻讀漢學,與1960年代臺灣旅歐留學生結緣,包括臺灣音樂史上多位重要人物如:史惟亮、徐頌仁、席慕德等。1965年,歐樂思神父與包括史惟亮在內的一群文化人士在波昂成立華歐學社(OAI, 今「東亞研究院」),史惟亮復於該學社資金支援下,購買音樂圖書資料回臺成立第一座音樂圖書館,並與許常惠等人一起推動臺灣的傳統民歌採集運動,寫下臺灣近代音樂歷史上重要的一個篇章。
2013年,歐樂思神父透過東亞研究院的臺灣學者黃淑娟博士,與臺灣師範大學音樂數位典藏中心取得聯繫,將其為臺灣珍藏了近半世紀的大批傳統民歌採集錄音盤帶、近兩百封相關書信和文件,以永久出借名義返還,並進行典藏與數位化工作,其無私精神令人感佩,為臺灣本土音樂資產的保存亦做出非凡貢獻,獲得此獎實至名歸。
受到歐神父精神之感召,由師大音樂數位典藏中心與磐石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合作之「歐樂思講座研究計畫」目前尚在執行中。此計畫秉持「以無私精神保存文化遺產,藉數位科技傳承永世經典」,期望能使大眾更為關注音樂典藏相關議題,並希冀為國內大學對於保存珍貴文化資產與闡揚學術人文精神之時代景命,盡一份心力。
新聞來源:音樂數位典藏中心
相關新聞連結如下: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story/5/1039837
中央社 http://www.cna.com.tw/news/aopl/201507070055-1.aspx
蕃新聞 http://n.yam.com/msn/arts/20150706/20150706135551.html
大紀元 http://www.epochtimes.com/b5/15/6/26/n44660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