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事務中心校園記者錢苾先報導】5月30日下午,由師大張素貞教授所開設的教育服務學習三,帶領31位來自不同系所的師資生,到地處偏遠、具七成弱勢的臺北市福安國中(簡稱福中),指導學生完成英語音樂劇展演。為期兩個月的音樂、美術、英語、舞蹈等服務學習課程訓練,兩校師生攜手在舞臺上發光發亮、展現多元學習成果。
臺北市福安國中位於社子島,地處偏遠、交通不易,學生中有七成來自弱勢家庭;然而,近年來福中施俞旭校長努力爭取資源,為每位學生提供免費晚餐,增加其晚自習意願,使福中的學生提高學習動機和成就感,進而帶動升學率提升,越來越多島內和島外的學生慕名而來。
為此,張素貞教授十分感動,決定率領31位師大師資生,以服務學習的精神實施計畫性的服務活動及結構化的反思過程,促進雙向學習,達成英語音樂劇展演的目標。而這群來自不同科系的師資生也發揮所長,融合音樂、美術、英語、舞蹈等課程,展現跨領域教學的統整能力。
教育服務學習課程實施期間,師資生透過實際參訪福安國中,與導師進行多次的會談,提出各自的課程、教學與評量設計,並發揮巧思編制六套不同的劇本,供予六個班級演出,劇情內容結合時事、富教育意涵與創意,涵蓋各類主題與題材。
為確保表演當日能有精彩的演出,師資生利用課餘空堂時間,前往福中指導學生肢體動作、舞蹈走位、歌唱表演、英語會話等,再利用其餘時間進行道具、布幕製作,展現未來教師的教育熱忱與教育愛。
福安國中輔導主任許尤美說:「有些學生雖然不喜歡讀書,但大家都非常愛表演!只要給他們舞台,自信就出來了。」更誇讚學生精湛的表演,讓她看見他們不一樣的一面。
張素貞教授表示,這次的英語音樂劇展演,是以學生原本的先備知識為基礎,發揮他們擅長的才藝,讓每個學生都有表演的機會,而面對害羞的學生,則可讓他們擔任過場、旁白等幕後角色,讓人人都是學習場域的主角。
「第一次聽到下課後的福中校園,充滿英語朗讀聲、歌唱聲。」福安國中校長施俞旭欣慰地說,福中學生普遍英文程度較差,但因為這次的表演,每位學生都想盡力做到最好,於是下課後都自願留在教室唸英文,可以看見他們的進步和成長。
參與這次課程的師資生、物理105黃鼎鈞也說:「他們學習力很強,我很驚訝學生竟能在兩天內把所有英文台詞背完,非常有潛力!」同時表示在練習的過程中,程度好的學生會教弱的同學英文,相互學習、成長就快。
師大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劉美慧處長,及教育部國教署中央課程與教學輔導諮詢教師楊淑宜老師、國民教育輔導團英語教師葉芳吟老師,皆親臨現場觀賞和打氣。
福安國中施俞旭校長更頒發師資生感謝狀,以感謝師資生所提供偏鄉學生的學習機會。師大攜手福中的英語音樂劇展演,不僅展現多元學習的綜合成果,更透過服務與學習、反思與互惠,師資生在過程中增能了,同時,亦達到教育服務學習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