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事務中心校園記者顏如玉報導】師大音樂節於5月29日,在知音劇場舉辦一場舞蹈劇《時鐘的尾巴》,透過時鐘的意象,將許多隱藏的情緒,利用演出者的肢體、表情呈現出來,希望觀眾藉由舞蹈更貼近並感受生命。
《時鐘的尾巴》是以法國詩人波特萊爾的詩集《惡之華》為創作靈感,由表演藝術所專任教師吳義芳老師編導,詩集中透過文字探討幽微的情緒,以及強烈的情感慾望等,並牽扯到生命及死亡等相關議題,深遠的意義,讓吳義芳老師在創作時,更能遨遊在不同狀態中,從舞蹈中感受生命。
本次舞蹈劇為一場跨系所、跨校際的表演藝術人才合作,更由吳義芳老師親自挑選數名修習表藝學程的同學,共同嘗試更多肢體發揮的可能,多數同學非本科系出身,卻能夠藉由肢體展現大量可能,令觀眾驚嘆連連。
「最初看不太懂舞蹈的意思,但隨著一幕幕的表演,越來越能感受其中的意涵,也逐漸了解時間和人的關係,是一齣相當精彩的舞蹈劇。」舞研社社員應修平及謝依庭表示。
其中有一名演員為舞研社社長,演出《角落裡的小鬧鐘》時,臉部表情及肢體情緒演繹相當完美,根本看不出非科班出身,令同樣身為舞研社的她們感到相當驚艷與驕傲。(照片由表演藝術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