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義縣達邦國小六年級成年禮,是小朋友和家長共同登上鄒族聖山「玉山」,象徵文化傳承;新竹市龍山國小小朋友要先完成跑步訓練,才能攀登合歡山;桃園縣平興國中成年禮要爬上嘉明湖,完成壯遊才能領畢業證書;南投縣溪南國小結合從一至六年級課程,設計健行、登山、溯溪等一系列活動……。
儘管山區佔台灣總面積的2/3以上,但過往各級學校的教育卻多缺乏對「山野」的認識,殊為可惜。有鑑於此,教育部於民國97年辦理「2008全國登山研討會」時,即以「山是一所學校」作為主軸意象,開啟了鼓勵各級學校師生進入山野地區「向山學習」的契機。
山野教育,讓一個人可以學會和自己相處,從體能到毅力,因為有目標而帶動自主學習的動力,並且能在挫折中成長,也開啟知識探究的興趣和學習的熱情。山野教育,讓孩子們學會在團體中的溝通、互動與協力互助的合作學習,一同承擔歡笑與淚水,共同成長與相互學習。山野教育,也讓孩子們藉著身體與大地互動的苦行歷程,孕育了土地情感和環境守護的意識,更能立足台灣、放眼天下成為大地的守護者,生命的視野因此更開闊而有所不同!
而為了讓山野教育更加落實,教育部於101年委託師大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陳永龍教授規劃研擬《山野教育報告書》,並自101年10月起繼續委託本校體育研究與發展中心辦理「山野教育推廣實施計畫」,從遴選種子學校、培訓中小學種子師資開始,也開始推動山野教育教材教案的蒐集彙編,希望在安全的前提下,讓「山是一所學校」的理念可以繼續開展。
經過兩年多的推展,尤其在遴選、補助山野教育種子學校方面,可以看到相關的擴展成果。在102年補助14所種子學校,而103學年度遴選出獲得補助的20間國民中小學,包含了都會地區、偏鄉地區及一間特殊中途學校,皆各自發展出具有特色、具代表性的山野課程。除針對特殊生的中途學校外,每一所種子學校都必須去連結2所有意願推動山野教育的學校,讓山野教育繼續擴展出去。
山是一所學校!對於不同年齡層和學習階段的孩子們,山野環境都提供了許多學習資源,可以誘發一個人的獨立自主、團隊合作、挑戰自我、意志力、環境關懷、領導統御、應變力與問題解決力,也培養一種讓自我的生命根植於土地的深刻情感,孕育「土地倫理」和家鄉意識,而能朝向「立足台灣、放眼天下」的世界觀。此次記者會中邀請了新竹市龍山國小的四年級學生,來進行「年紀小也能爬合歡山」的專題分享,他們透過問卷、訪談以及自身經驗,讓我們看見山野教育如何開展孩子們的科學探究和豐富的學習視野!
孩子的學習不應只是侷限於課本內,更應藉由課室外的學習,讓孩子在更貼近生活的大自然中,透過山林野地應證學科知識,進而發展出更健全的生活智慧與勇氣。而山野教育乃是一種手段,將使學習變得更全面、更充實、且富有創造力。教育部體育署不僅關心國人的體育運動與健康,更關注在這過程中,如何讓人的生命是也更加豐富,並能藉著各種戶外運動深化學習的視野!
而「師資培育與專業進修」始終是提昇教學品質的關鍵,兩年多來,在山野教育師資培訓方面,已有六百多位教師參加過初階室內課程,了解山野教育的觀念;並有超過130位以上的教師,通過一系列山野教育師資研習,完成初階與進階課程規劃的四天三夜野地露宿訓練,內容包含山野安全觀念、山野裝備、環境知識、野外技能,以及住宿、糧食、行進、隊伍管理等山野教育實務操作體驗。
至於「山野教育教材教案」彙編的部分,本校陳永龍教授除已協助教育部體育署編撰《山野活動安全手冊》作為推廣用途外,今年也透過辦理全國性的公開甄選活動募集稿件,將山野教育教材教案分為「課程設計方案」與「教學活動設計」兩類,邀請專家學者透過書面評比的方式,課程設計方案共評選出優選2件、佳作4件,教學活動設計評選出優選1件、佳作9件,將於此次記者會中頒獎,日後並整理於體育署山野教育網站作為公開資料和教育推廣的共享資源。
在大專登山社團的山野教育方面,體育署也辦理了全國大專登山社團幹部戶外領導研習,除了提昇大專生的登山安全知能外,也培育其風險評估、安全管理和戶外領導的能力,讓已具備登山安全觀念的登山社團學生,也在戶外領導能力上更加深化學習。
此外,這次記者會中,長年關注登山教育、戶外教育的丁守忠立委、田秋堇立委,也出席記者會,支持並肯定體育署近年來讓山野教育從小開始扎根的努力!
資料來源: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補充資料1:山野教育種子學校小檔案
學校名稱 | 嘉義縣達邦國民小學 | |
特色課程名稱 | 鄒族小小勇士營 | |
課程特色 | 本校為原住民小學,藉由山野教育課程帶領學生認識鄒族傳統領域,進而認同自己族群的文化。 1.聖山探源:六年級學生與家長一同攀登鄒族的聖山—玉山,象徵孩子的成年禮,同時具有文化傳承的意義。 2.小小勇士營:帶領學生與來吉國小五年級師生一同前往鄒族傳統領域,於山林中讓學生學習野炊、陷阱製作、觀察動植物生態、認識祖先在山林中求生存的智慧、經驗及技能。 | |
學校名稱 | 南投縣溪南國民小學 | |
特色課程名稱 | 「山野溪南」探索課程 | |
課程特色 | 1.除了「自然領域」、「社會領域」與「健體領域」之外,還結合了「作文」與「肢體開發」,充分的融入各學習領域。 2.課程場域涵蓋學校後山、埔里郊山、合歡群峰、台大梅峰農場、奧萬大森林教育中心、日月潭國家風景區。 3.課程規劃從一至六年級逐年完成不同的課程與挑戰。 4.每個階段的課程會設計讓不同能力的孩子皆能參加。 5.讓高年級學生對校內外心得經驗分享. | |
學校名稱 | 桃園縣平興國中 | |
特色課程名稱 | 畢業成年禮(第三屆)—攀登嘉明湖活動 | |
課程特色 | 結合學校既有課程,如:童軍、家政、生物…等,再配合學校”七年級健行、八年級隔宿露營”校外教學活動,學會山野基礎概念,九年級再施以專業山野教育課程後,執行嘉明湖攀登活動,畢業生於活動結束後返校,直接參加畢業典禮,上台領取畢業證書,在國中求學階段,留下最難忘的回憶。 | |
學校名稱 | 新竹市東區龍山國民小學 | |
特色課程名稱 | 風過群山 綠野藏龍 | |
課程特色 | 龍山國小山野課程源起於與光武國中探索課程加盟,藉由前行引導,建立跨校社群共同協作,課程目前橫跨高國中小十二年級,共同學區內之學生。 學校尊重每一個學生的能力興趣需求的獨特性與自信的培養,鼓勵孩子自發報名與完成所有課程。透過健體領域之體能訓練,由操場8-12-15圈各完成10次之跑步卡,再通過15圈之跑步測驗始能出發參加合歡山探索課程。 並透過協作平台之經營,記載課程公告進度,呈現教學者與學習者的心得分享,提供親師生共同省思與學習的空間。讓彼此成為共同學習體。 |
補充資料2:103學年度山野教育種子學校名單(共20所)
臺北市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新北市
鶯歌區中湖國民小學
市立豐珠國民中小學(中途學校)
桃園縣
縣立平興國民中學
新竹市
東區龍山國民小學
東區陽光國民小學
香山區頂埔國民小學
香山區香山國民小學
臺中市
新社區福民國民小學
南投縣
仁愛鄉清境國民小學
埔里鎮溪南國民小學
雲林縣
古坑鄉華南國民小學
嘉義縣
縣立鹿草國民中學
阿里山鄉達邦國民小學
台東縣
關山鎮電光國民小學
縣立賓茂國民中學
花蓮縣
萬榮鄉西林國民小學
縣立宜昌國民中學
宜蘭縣
南澳鄉金洋國民小學
礁溪鄉玉田國民小學
補充資料3:102年山野特色種子學校(共計14所)
新北市
有木國民小學
新竹市
新竹市立光武國民中學
東區陽光國民小學
東區龍山國民小學
香山區大湖國民小學
香山區香山國民小學
臺中市
新社區福民國民小學
太平區黃竹國民小學
南投縣
埔里鎮溪南國民小學
雲林縣
古坑鄉華南國民小學
古坑鄉樟湖國民小學
嘉義縣
阿里山鄉達邦國民小學
屏東縣
泰武鄉泰武國民小學
臺東縣
縣立賓茂國民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