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事務中心校園記者林劭倫/顏伶芳報導】在國際化競爭下,你準備好面對挑戰了嗎?5月22日上午,第二屆「企業教育高峰論壇」,由中天董事長馬詠睿主持,邀請畢業校友王金平、許勝雄、黃慧珠返校,亦有青年創業家經驗分享,從人資角度出發,談青年國際競爭力,探討優秀青年如何找尋未來定位。
師大成為綜合型大學後,持續透過產學合作,協助學生與企業連結,本次論壇由企業校友聯誼會、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合辦,分為兩場:第一場邀請企業主、人資專家與同學面對面溝通,建立青年就業自信心;第二場則由青年創業家主講,暢談成功經驗,培養年輕人職場表達力,利用自我行銷術打造個人品牌。
許勝雄:創造被利用的價值 提升組織能量
談及青年就業議題,金仁寶集團董事長許勝雄建議,對未來有期待、有理想者,應該思考自己能為個人、組織、社會、國家做什麼,極力扮演一個價值貢獻者。他也特別強調,聆聽他人經驗時,若沒有融入到自己本身,就只是一個過程;如果能運用,則成為智慧,勉勵台下所有學子,除了勇於嘗試外,需從中反思,並在生活實踐。
黃慧珠:把你的經驗變成動聽的故事
台灣IBM公司總經理黃慧珠,時常擔任公司面試官,他表示,擁有優秀大學文憑,可幫助取得入門票,但在自己專業領域裡面,應加進精彩元素。話鋒一轉,提及面試要點,他反問台下:「決定去面試時,你們了解公司產業、核心價值以及策略方向了嗎?」在資訊爆炸的網路時代,有沒有事前做功課顯得很重要,此外,透過吸引人的說故事方式、用實際例子行銷自己,也是非常關鍵的因素。
許書揚:勇敢踏出去、到國外找工作吧!
身兼經緯智庫(MGR)、保聖那(PASONA)台灣分公司總經理,許書揚對國內青年議題很有感觸,語帶期許地說,儘管台灣年經人很困惑,不知道未來職場競爭力在哪裡,但不該只會擔心,要去實踐。他舉身邊朋友的例子,強調其實身邊很多機會,重點在於有沒有勇氣踏出去,面對不同國家文化,從中找到自己的價值,藉此勉勵在座學子,不要害怕競爭,懷抱大志,走出屬於自己的路。
朱承平:別死抱著專業!
中國文化大學國企所教授朱承平提到,擁有中文作為母語,十分幸運、也是項利器,因為全球有14億的人說中文,加上說英文,則可以跟全世界40%到50%的人溝通;但對於年輕人來說,這些只是基本款,師大學生不能永遠在「作育英才」,更要胸懷大志,具有擁抱熱忱的能力,面對市場和生態的改變,思維創新更顯重要,讓自己除了具備專業,還可以培養其他謀生的技能。
劉于遜:失敗是常態,成功是變態
回顧十年創業歷程,歐酷網路共同創辦人劉于遜提及,有三件事情作為代表:「瞄準月亮、狗屎很多、昨天今天。」看似不相干,卻是他用經驗所歸納出來的。當人們告訴自己不可能的時候,頓時就失去想像的能力,不管任何天馬行空的目標,想做就全力以赴地做,「只要那個月亮是你想去的月亮,就瞄準,就算沒有到,也在前往的路上了!」
而對於狗屎很多,他給了很有趣的解釋,走在沒有人去的地方,想必狗屎很多,每天有踩不完的狗屎,踩久了,自然知道如何避開;最後一件事則說明,每個人有很多過去和今天的資料,但沒人知道明天會如何,今日的你是昨天無數你的加總,今天將成為明天的昨天,他不忘強調:「想讓明天更好 今天就要多做一點事。」
練蕙竹:最有用的履歷就是別人拿給我的履歷
臺灣微軟事業群總經理特助練蕙竹表示,生活上所遇到的每個人,都是在訓練自己的能力,他大學時期擁有豐富社團經驗,強調很多時候不需去計較誰做多、做少,領了同一張畢業證書,但兩個人所獲得的經歷就不同;他也提出換位思考的觀點,提點台下學子做反思,要懂得站在更高度的位置去思考:如果你是老闆你會怎麼做?
吳詣泓 想創業,先去創業公司磨練
「人生最多的就是失敗,因為有很多失敗,才知道怎麼避開失敗」、「花了三年才驗證自己不適合所學的專業,不要自我設限。」Vpon威朋執行長吳詣泓,開宗明義地用兩個概念,分享從大學參與社團經驗,到創業這條路上的過程,說明創業不是一蹴可幾,懷抱創業夢想同時,不防先去新創業公司磨練。
聽眾世新大學陳育陞表示,聽完演講後,發覺自身仍有許多不足,但也因此更有力量以及衝動,去實踐自己的夢想;競技105余昊均興奮地說:「我們台灣年輕人不是草莓族,我們也有我們的夢想,也因為未來充滿不確定性,才更有挑戰的價值。」
立法院長、師大校友王金平強調,每個成功人士都有他們的夢想,而實踐夢想,需經過千辛萬苦的競爭,才能擁有屬於自己的王國,不管讀甚麼科系,重要的是增加自己的自信心和專業。最後他提及,現今台灣年輕學子發展空間無限大,不用複製別人成功經驗,但該學習成功人的態度和胸懷大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