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vesti
travesti
travesti
點閱人次:1161人
圖 新聞投稿
2015-05-05
影音》誰的惡意謊言? 李惠仁的平衡報導
圖
圖
圖

【公共事務中心校園記者童鈴雅/呂晏慈報導】「現在的記者沒有能力分辨真偽。」紀錄片《蘋果的滋味》導演李惠仁,在5月4日受師大青年邀請,與聽眾分享記者的現況與困境。面對犀利提問,李惠仁也一一耐心解答。

李惠仁認為,臺灣現今的問題是「媒體被豢養,人民被馴服」,在資訊量爆炸的自媒體時代,不只是民眾,連媒體工作者都必須審慎檢視資料來源。

以《不能戳的秘密》紀錄片,揭露農委會隱匿禽流感疫情,成功引起民眾討論後,李惠仁正式從主流媒體退位,轉向獨立媒體。提到和農委會交涉的過程,李惠仁直批,「這個政府可惡!官員企圖用專有名詞欺瞞民眾,專家會議只是背書會議。」拜現代科技之賜,李惠仁事前與世界衛生組織電子信件往來,做足準備,在那場被媒體形容成「不禮貌的記者會」上,他提出有力的證據,讓農委會草草結束記者會。

除此之外,李惠仁在講座上與聽眾反省「什麼是記者?」在自媒體的年代,人人都是記者,記者指稱的範圍越來越大。因此更應該謹慎地質疑資訊來源,大量求證;求證時,也要避免假設性問題,誘導民眾回答。記者的專業來自提問能力,一位記者多用「如果、假設」問句,那就是在造假新聞。

特教105王晟恩同學表示,這場講座翻轉他對官僚、新聞的既定印象,原來在採寫一則新聞背後,有那麼多可怕的歷程。也因為這場講座,自己之後在接收新聞資訊時,不會馬上相信某個立場,期許自己能夠多找資料,了解相關議題之後,再下判斷,是今天最大的收穫。

上一筆
下一筆
上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