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事務中心校園記者羅雅璿報導】你對大學生活感到迷惘嗎?畫一張自己的閱讀地圖,或許能幫你找到另一條路。4月29日上午八點,師大誠302教室擠滿學生,大家都為了聽「舊香居二手書店」店員吳浩宇,分享他如何在大學時期,透過閱讀來認識自己。
為了讓同學能及早規劃未來,國文系專責導師游嵐凱、國文系教授許華峰特別邀請同樣是中文系畢業、現職書店店員的吳浩宇,以「畫一張閱讀地圖」為題,透過四個問題帶領臺下同學思考:人生能否有不一樣的可能?
為什麼要讀國文系?每位國文系學生在剛入學時,就一定會被問的問題,講者吳浩宇卻給了不太一樣的答案。他表示,自己唸中文系,是受高中歷史老師的「閱讀啟蒙」。
「第一堂歷史課,老師一走進教室就將課本摔在桌上,告訴我們:『不要相信上面寫的!』」他認為,高中階段培養出的獨立思考能力,幫助他選擇自己想要的人生。
一次逛舊書店的經驗,竟然會從此改變他的人生規劃,原本朝著成為「中文系教授」努力的吳浩宇,因為和舊香居書店老闆聊得來、也認同他的經營理念,從打工開始,最後竟就此待了下來,成為正職員工。
「舊書因為寄託著某些人在那個時代的信仰,才會有人不斷回頭要尋找它。」吳浩宇開心笑說,這份工作雖不是他最初的人生規劃,但能幫這些舊東西找出新價值,是他認為很有意義的一件事。
他因此鼓勵在座同學,透過閱讀書籍、閱讀旅行、閱讀社會和閱讀自己,找出個人的定位和信仰。
國文105林子涵認為,講者吳浩宇看似邂逅了許多書,其實他邂逅的是「人」;他勾勒的不只是一幅閱讀地圖,還包括了自己的自畫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