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事務中心校園記者羅雅璿報導】藝術不只在美術館!4月24日晚上,師大藝磚節系列活動「公共藝術與街頭藝術講座」,請來藝文界重量級人物廖仁義、黃海鳴、石瑞仁和街頭藝術家Candy Bird,邀請師生一起打破圍牆,讓藝術走入生活。
講座負責人化學104董宥彣表示,大部分人對「公共藝術」的概念一直很模糊,所以想透過舉辦這類講座,讓同學直接和大師面對面,了解「公共藝術」和「街頭藝術」的真正內涵。
這次講座由前蘭陽博物館館長廖仁義主持,與談人分別為前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黃海鳴、臺北當代藝術館館長石瑞仁和街頭藝術家Candy Bird。三人並排坐在與同學僅隔一排座位的講臺前方,輪流暢談個人對當代藝術的看法,臺下同學專注聆聽之餘,還不時傳來笑聲。
黃海鳴館長首先說明「公共藝術」和「街頭藝術」最大的不同。他認為,相較受行政體制規範較多的公共藝術,街頭藝術更多是藝術家「自發性」的創作,創作成果可以直接呈現在公共空間,與路人產生真實且即刻的互動。
「Art for the street,Art for the people!」石瑞仁館長認為,真正的藝術應該在街道、在人間,而不是充滿各種限制的美術館。他舉臺灣藝術家黃瑞芳「命運.交織——黃瑞芳與吐瓦魯的對話」為例,「藝術除了融入生活空間,更要和民眾產生對話,讓大家能停下腳步,思索與我們切身相關的議題!」
街頭藝術家Candy Bird大方分享他到世界各地「塗鴉」的經驗。他說,一次他接受一個創作計劃來到巴西的「棚架區」,「那裡是世界上最大的貧民窟,居民不是毒販就是妓女」。
但當民眾看到他在牆上作畫,他們也拿起畫筆跟著一起畫,「他們發現自己的人生似乎還有別條路可走,而我想這就是真正的藝術:在和人互動後,將生命力留在牆上。」
「公共藝術」和「街頭藝術」既然如此不同,有沒有一種方法能讓它們達成平衡?面對臺下同學的提問,黃海鳴館長回應,這兩者看似彼此衝突,卻也形成一種「動態的對話」關係,有了這些刺激,才會激發藝術工作者更多創作能量。
藝術的確無所不在,像前陣子有顆大紅球,卡在臺北當代藝術館門口,是由紐約藝術家波希克發起的「紅球計畫」,希望能讓民眾體驗生活周遭之美。
「師大藝磚節」是校內一群熱愛藝文活動的學生自行發起,以校園為中心,舉辦靜態展覽和表演藝術等藝文講座、工作坊,活動範圍廣及周邊店家和社區,希望能推廣給更多師生和民眾,了解師大悠久的藝術文化。
聽完講座後,社教106鄭羽婷開心分享自己的心得:「用藝術活化社區,讓人不用通過任何門檻,也能直接享受到藝術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