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事務中心校園記者羅雅璿/許芷榕報導】你可曾有過這樣的經驗:某些心事,只在面對一個願意傾聽的「他」才說得出來?4月8日上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邀請到詩人羅智成和清大臺文所教授李癸雲,以「為一個夢想讀者寫詩」為題,談詩人與讀者間的理想關係,談創作者如何寫詩以面對自己。
以詩作享譽文壇的詩人羅智成,曾任《中國時報》人間副刊編輯、臺北市政府新聞處處長和中央通訊社社長等職。著有詩集《寶寶之書》、《光之書》、《夢中書房》和《透明鳥》;散文及評論《M湖書簡》、《亞熱帶習作》,並曾獲時報文學獎和中國新詩學會優秀青年詩人獎。
一身黑衣黑褲的率性打扮,詩人羅智成與他作品中不時透顯的神秘感相符,與談人李癸雲教授戲稱他為「黑暗教派的黑暗教主」,並說道,「他讓詩成為一種信仰甚至宗教,讀他詩的人像加入一個祕密教派,魅惑於詩的魔力並因此膜拜他。」
談及自己開始創作的七○年代,羅智成回憶道,那時詩還算不上一種合法文類,大家只敢私下偷偷寫,所以他至少有十年不知道自己的作品是否有讀者,「擁有讀者對當時的我來說是一種奢侈的期待」。他因此相當尊敬「讀者」,因為他們主動、勇敢地捧起他的詩作,甚至還早於許多評論家。
從就讀師大附中期間就開始寫詩,創作生命已達四十年的羅智成認為,詩具有一種宗教性的能量,當遇上年輕讀者躁動且易感的心靈,便準備要引爆出另一個世界。李癸雲教授則說,自己大學時也曾晚上不睡覺,只為了完成一首詩,「不管最後寫出來的作品是好是壞,都已經不再重要,那時只覺得,天亮後的我跟別人不一樣了!」
「像我這種早熟的靈魂,必須要透過寫詩來完成未能完成的童年。」羅智成笑說,他現在仍處在「青春期」,必須要藉創作自我療癒,「因為這時期的每個人都是倖存者,必須抵抗自己的卑微與平凡、必須調適個人對世界的適應不良,為生命尋找出路」,而寫詩則能面對最純粹的自己。
詩的多義性使它相較其他文類更需要「讀者」參與詮釋的過程,只是要找到理想讀者並非易事。面對這種情況,是否要先虛擬一位說話對象?羅智成認為,為了滿足傾訴的需要,創造一個能真誠告白的對象是詩人的特權,因為寫詩其實就像演一齣獨角戲,若有個聆聽者,可談的內容也會更多、更廣。他舉自己的詩集《寶寶之書》為例,詩中的「寶寶」便可以說是所有聆聽者的暱稱。
「夢想詩人在有了夢想讀者後,是否就能成就一種夢想閱讀?」詩人羅智成認為,詩能透過它特殊的語言選擇出與作者同質性高的讀者,而「在兩者產生共鳴的一瞬,一種理想的閱讀關係也就此誕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