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vesti
travesti
travesti
點閱人次:1346人
圖 新聞投稿
2015-04-10
Cross Cultural & Dialogue 彩虹之翼
圖
圖
上傳照片到生命之河巡迴展FB立即獲贈生命之河紀念尺

1922年施乾散盡家財購買千坪墓地,在萬華創辦「愛愛寮」,他和夫人清水照子照顧百人以上的痲瘋病人及精神病患,自始至終無怨無悔;治療小兒麻痺的先驅,挪威的徐賓諾、紀歐惠醫師夫婦於四、五十年代小兒麻痺如洪水猛獸般襲擊臺灣時就籌設「小兒麻痺之家」免費收容病童,值得後人尊敬;「哲人日已遠,典範在夙昔」的喜憨兒之父-匈牙利葉由根神父1911年就在布袋沿海設立貧民診所,1975年在新竹市創辦「仁愛啟智中心」教養智障兒一技之長,這些感人的故事,不分國籍、不分領域,聞聲救苦的願心如落英繽紛般飄盪在整條「生命之河」上….

而這條「生命之河」目前正流進師大校園,由師大特殊教育學系與立基於推動「生命之愛、愛在台灣」的世界宗教博物館生命教育中心合辦,展期3月23日至4月22日,在台北市和平東路一段129號博愛樓一樓展出「生命之河—臺灣有形暨無形文化資產」巡迴展,歡迎前往觀賞之際也同時將自己化身為跨文化的橋樑,寫一張生命之河卡貼上展版,拍照上傳「生命之河巡迴展」粉絲頁,即可向特教系辦領取「生命之河紀念尺」

宗博館生命教育中心主任陳莉諭表示,臺灣有一條獨特的歷史軌跡,蘊涵豐厚的東西方藝術文明與文化遺址,彩虹是一種光學現象,當陽光照射到天空中的水滴,光線折射又反射,形成圓弧拱形的光譜。藉由在臺外籍師生及本地師生的回饋,「生命之河卡」中的隻字片語就彷彿超越時空的七彩光譜,「彩虹之翼」活動亦即搭起臺灣數百年移民社會的生命史橋梁,上傳照片到生命之河巡迴展FB立即獲贈生命之河紀念尺。

資料來源:特殊教育學系

上一筆
下一筆
上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