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事務中心胡世澤報導】科技部於3月24日公布103年度傑出研究獎得獎名單,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師研究成果備受肯定,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宋曜廷、陳學志及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張基成等3位教授獲得殊榮,表現亮眼,師大連續3年達3人以上得獎,得獎人數更進步至全國第5,顯示師大在邁向頂尖大學計畫資源挹注下,紮根學術研究領域。
研究發展處處長吳朝榮表示,傑出研究獎辦法修改愈趨嚴格,全國每年僅70個得獎名額,競爭激烈,師大前兩年各有3人獲獎後,今年又有3位教授研究成果受肯定,得獎人數連續三年都在全國名列前茅,名次也從去年第7進步至今年第5,僅次臺大、中研院、清大、成大,和交大、中山並駕齊驅,更一舉超越中央、政大、陽明、臺科大、長庚、中興等多所頂尖大學,算是交出不錯的成績單。
科技部為獎勵科學研究人才,依近5年內研究績效評選「傑出研究獎」,每名得獎者可連續3年,每年獲得30萬元獎助金,這項榮譽和實際獎助,對於平日埋首研究工作的學者,以及倡導產學合作的師大,都是高度肯定。
3位得獎者中,宋曜廷教授在資訊教育學門獲獎,過去曾2度榮獲傑出研究獎,現兼任臺師大邁向頂尖大學辦公室執行長、心理與教育測驗研究發展中心主任,對提升師大研發能量貢獻卓著。宋教授近十年來的研究分為三大取向。第一個取向為提倡並建立教學的軟體基礎建設(Software infrastructure for teaching,SIT),建立真正適用於教室脈絡的教學設計、教學策略、教學評量等軟體工具和教師專業發展平台,以期未來行動載具成為未來教室應用的主流科技時,有充分的SIT機制可以發揮相輔相成的效果。第二個向度為以科技提升華語文研究的質與量,讓臺灣在科學的華語文研究(scientific studies of Chinese language)成果,達到全球領先的目標,建設臺灣成為全球華語文研究與實務的重鎮。第三個取向為運用所主持的臺師大心測中心和財團法人國家教育測驗評量中心的龐大資料(例如基測,會考,職涯測驗,診斷測驗等等,半數以上為母群資料),進行相關的資料分析,以尋求學習者的行為組型或瞭解變項之間的關連,進而檢驗或驗證理論。此向度一方面有助於推動國內教育領域以證據為基礎的研究風氣,一方面有助於推動數位學習「大數據分析」(big data analysis)的推動。這三方面的研發有許多項目已經領先全球,例如職涯測驗、適性閱讀系統、寫作批改系統等等,在理論和技術上已經成為全球的標竿。
除了學術研發和行政工作外,難能可貴的是宋教授致力於社會服務,其所研發的系統,例如職涯測驗、教師情境判斷測驗、學習就評量標準、診斷測驗、適性閱讀系統等,均為在全國性甚至全球應用的系統,每年服務的學生和教師應有百萬以上。此外,宋教授也致力於將研發的成果作為政策制訂的依據,推動以證據為基礎的教育政策,協助優質教育的發展。對於得到第三次傑出獎並晉升科技部特約研究人員,宋教授表示這是學術生涯的肯定,但也代表往後的學術研發應該有另外不同的風貌展現,特別是在產學合作上希望能有更多機會將研發成果推向產業界,另一方面則是加強研發成果的社會貢獻,讓更多使用者可以因學術研發而實質受惠。
陳學志教授畢業於臺灣大學心理學系博士班,現任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主任、臺灣心理學會理事長。曾任師大進修推廣學院院長、教學發展中心主任、中國測驗學會理事長、中華創造學會理事長等職務。其首次在心理學學門獲獎,研究專長為創造力理論及測驗、幽默心理學、認知與情緒等,迄今已發表118篇國內外期刊論文及287篇研討會論文。其建立的幽默欣賞之「反向合意模式」及「失諧-解困-推敲」之三階段腦神經模型對學界了解幽默的機制有創新的貢獻。此外,其近期系列研究發現,文化距離與文化衝擊對學童創造力有顯著正面的影響,也是首位以嚴謹的數據證實新住民學童之創造力表現顯著高於其他族群的學者,研究成果對於教育理論及實務均有深遠的啟發。
張基成特聘教授畢業於美國賓州州立大學人力教育與發展系博士班,今年首度在應用科學教育學門獲獎。學術專長在教育科技、數位學習與評量、工程與科技教育等領域。迄今已發表SSCI論文47篇、SCI論文3篇、TSSCI論文15篇、專利4項、產學與推廣8項,研究表現亮眼。在網路學習社群(WLC)、網路化訓練(WBT)、電子績效支援系統(EPSS)、心智工具(Mind tool)、數位化學習歷程檔案(e-portfolio)等為國內研究先驅,尤其是在e-portfolio的研究享有國際聲譽,已輔導國內數十個機構與大學導入與發展e-portfolio。曾任科技系主任、科技部科教與國合司應用科學教育學門召集人、教育傳播及科技研究副主編,現任臺灣工程教育與管理學會理事長、世界工程教育學會聯盟臺灣代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Education副主編、及多個國際與國內期刊編輯委員。曾獲教育學術團體聯合會木鐸獎兩次、國科會甲等研究獎、全球華人計算機教育學會貢獻獎等,亦曾多次主辦國際與國內學術研討會,學術服務與貢獻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