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事務中心胡世澤報導】長達8年8個月的大學校長任內,興建了近10棟大樓,奠基今日師大校園風貌,更被職員稱為常往工地跑的監工校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前校長梁尚勇,3月13日安詳辭世,享壽86歲,家屬與治喪會委員訂於4月11日(六)11時30分,在市立第二殯儀館懷恩廳舉行公祭。
他在校長任內,完成誠正勤樸四棟教學大樓、教育大樓、研習中心大樓、體育館、游泳館、地下停車場等多項建設,貢獻良多。他在省教育廳長任內,建立省高中職校長任期制,健全教育人事制度。
梁尚勇先生(1930-2015),山西定襄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系41級校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及美國密蘇里大學博士,曾任教育部次長、臺灣省教育廳長、研考會副主委、監察委員、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系主任與師大教育學術基金會董事,為師大第8任校長,任期為民國73年6月至82年2月。
梁前校長曾就讀南京金陵大學,但因國共戰爭局勢動盪,尚未20歲即隨國民政府退守來臺,後參加插大考試,於民國39年秋天進入師大教育系二年級就讀,在臺中一中任教一年後,考入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通過高考進入教育部工作,任職一年半後申請到獎學金,前往美國密蘇里州東北大學及密蘇里大學,分別取得碩士、博士學位。
梁校長回國後擔任政大教育系教授及系主任,民國61年蔣彥士擔任教育部長時,拔擢梁尚勇先生擔任常務次長,任內主持「世銀小組」工作,正值臺灣經濟起飛,工業教育設備不足,因向世界銀行申貸美金三百萬美金,使全臺16所工職便利發展。民國64年調任省教育廳長,3年中建立高中職校長任期制,以加強考核,減少學校行政糾紛,讓校長專心辦學。
民國70年8月,梁校長回到師大擔任教務長,隔2年半後擔任第八任校長,任內完成多項重大建設,包括誠正勤樸教學大樓、教育大樓、文學院大樓、研習中心大樓、體育館、游泳館、地下停車場等;並提升師大學術氛圍,成立理學院圖書館、並規劃各學系期刊室,提升學術資料的可及性;致力改善學生生活品質,包含男女生宿舍地下通道打通、增設理髮廳、餐點販賣區等;擴增師大科系,如成立地球科學系、資訊教育系等;另亦落實校園民主,如開放學術主管由投票方式產生,並創刊《師大校訊》,提升校務資訊傳播。
他曾說:「師大人必須因應時代潮流,朝四大方向努力:人文思想的體認、師道精神的發揚、專門知能的熟習、專業知能的訓練。」梁校長也對76級畢業生題字期許:「獻身教育,做為人師,毋忘傳道、授業、解惑;弘揚文化,成就志業,全在博學、審問、篤行。」民國83年後新制師資培育法頒布,師大面臨轉型壓力,梁校長亦指出,面對如此挑戰,師大應秉持良心辦教育,加強自身的專業條件外,一方面也必須因應現實,努力開闢財源,向綜合性大學方向發展。
故監察委員暨臺灣師大校長梁公尚勇先生行誼(國文學系退休教授楊昌年撰文)
梁尚勇先生,民國十九年九月廿日出生於山西定襄書香世家,父梁公賢達,母張秀卿女士,伉儷育有二女一男,尚勇即最幼之肖子也。賢達公初任中國國民黨山西省黨部委員兼宣傳部長。二十三年奉派擔任安徽省黨部委員,廿六年抗日戰起,入川任樂山中央技藝專科學校訓導主任,卅二年起進入教育部服務,凡二十四年。勝利復員返都,尚勇於卅七年入金陵大學心理系就讀,翌年國難方殷,共軍渡江,賢達伉儷隨同政府撤退,尚勇因學業不及隨行,延至南京城陷,乃毅然偕同學二人,歷盡艱辛,穿越戰地,輾轉南下至廣州與父母會合。凡此險巇經歷,曾有自撰〈南奔記〉連載於自立晚報,自稱:「此後在臺之升學、深造及出國留學,均可謂因此一『南奔』之選擇而獲致,乃平生最足以紀念之一段往事也。」記實之文,而象徵指涉,當即斯人萬里之行之始也。
卅八年十一月隨政府播遷來臺,住臺中,卅九年插班入省立師範學院(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前身)教育系二年級,四十一年結業後參加預官訓練,授預備役裝甲兵少尉。四十二年任臺中市立家職教師,四十三年任教省立臺中一中,四十四年入政大教育研究所,四十六年六月獲碩士學位,因在前已通過教育行政高考,遂入教育部任專員年餘。四十八年赴美留學,先後在密蘇里東北大學與密蘇里大學哥倫比亞分校獲頒教育碩、博士學位。五十三年春,應政大校長劉季洪之邀,返臺擔任政大教育研究所副教授兼國際合作委員會祕書,五十八年出任政大教育系主任。六十一年經國先生組閣,蔣彥士先生出任教育部長,拔擢尚勇先生擔任常務次長,任內主持「世銀小組」工作,正值臺灣經濟起飛,工業教育設備不足,因向世界銀行申貸美金三百萬,經尚勇先生擘劃三年,遂使全臺十六所工職便利發展,厥功至偉。六十四年調任臺灣省政府教育廳長,三年中建立高中職校長任期制,以加強考核,減少學校行政糾紛,俾使各校長得以專心辦學,是為德政。六十七年省府改組,復返政大擔任教育系主任;七十年出任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八月返回母校國立師大擔任教育系教授;七十一年起兼任教務長;七十三年出任師大校長。
自七十三年七月至八十二年二月,尚勇先生擔任師大校長,長達九年,完成多項重要建設,包括體育館、游泳館、地下停車場二座、文學院大樓、圖書館改建、理學院圖書館新建。擴增科系方面:成立地球科學所、系,資訊系,社教所,特殊教育所博、碩士班,英語、地理所博士班,科學教育研究所等。八十二年特任為第二屆監察委員,迄至八十八年退休,六年之中,行使彈劾權,整飭官箴,犖犖大者無慮十數,清慎從公,弊絕風清,功在國家。
嘗以為人生顧此失彼:英明者難免自高;寬厚者又近乎鄉愿。尚勇先生辦學、從政垂四十年,門生故吏群贊為寬厚英明兩兼而得其中者。志業得伸,長才丕展,可謂宏矣,而德業之成,尤屬難能。公餘撰述,多以學術與著述相整合,出版有《特殊教育》(五八年臺灣書店)、《教育論叢》(六六年廣文書局)、《美國高等教育新論》(六二年廣文書店),率皆為國內教育發展之南針,影響啟發,貢獻價值鉅大。
退休之後,生活閑適,體能向稱康健,九十七年歲暮摔倒骨折,去歲末再次跌倒入院手術,過程雖稱順利,惟傷口發炎未痊,返家休養,食量大減,體能日衰,延至今年三月十三日中午安詳辭世,家人環視在側。夫人弓幼琳女士,尊人弓英德教授(曾任臺師大國文系教授、中興大學文學院長)。名門賢媛,自五十四年與尚勇先生結褵,迄今歲金慶之際分袂,傷哉!賢伉儷育有二女一子,長女心怡,美國堪薩斯大學生物化學碩士,現居加拿大,服務於藥學界,長婿楊企星為環境工程學博士。次女康怡,美國密蘇里大學會計學碩士,次婿楊康係法學碩士。子建成,美國南加州大學電機工程碩士,現任職於科技公司,外孫女四位均已在學,雖云一門賢孝,壽登耄耋,可以無憾,而賢良凋謝,大雅云亡,仍難塞吾人悼念之悲也。
今日師大文學院前廣場步道,高樹蔭濃,枝葉婆娑,是為尚勇校長廿餘年前大力主張,親督培成者。吾人倘佯於蟬鳴聲中,綠葉芬郁之下,緬懷曩昔,當不無甘棠感念之思。睹物思人,有鑑於薪火相傳之義,逝者已矣,步武前賢,承志繼烈,後之來者,其各勉旃! 民國一O四年三月治喪委員會謹識
梁尚勇校長生平簡介(圖書館提供)
梁尚勇先生(1930-2015),山西定襄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系41級校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及美國密蘇里大學博士,曾任教育部次長、臺灣省教育廳長、研考會副主委、監察委員、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系主任與本校教育學術基金會董事,為本校第八任校長,任期為民國73年6月至82年2月。
梁校長曾就讀南京金陵大學,但因國共戰爭局勢動盪,尚未二十歲即隨國民政府退守來臺,後參加插大考試,於民國39年(1950年)秋天進入本校教育系二年級就讀,於結業後分發至臺中一中任教。教學一年決定持續進修而考入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畢業更順利考上高考進入教育部工作,任職一年半後申請到獎學金,赴美國密蘇里州東北大學及密蘇里大學,分別取得碩士、博士學位。
梁校長回國後擔任政大教育系教授及系主任,民國61年經國先生組閣,蔣彥士先生擔任教育部長,起用新人,乃拔擢兩位年輕教授梁尚勇先生與郭為藩先生擔任常務次長。梁校長於教育部主責業務包括高等教育、軍訓、總務與國際文教等,梁校長對於其中主持「世銀小組」之工作感到極有成就感。世銀小組是為發展臺灣工業職業教育而成立,60年代正值臺灣經濟起飛需要大量工業人才的時刻,臺灣工業學校教學設備嚴重不足,政府乃決定向世界銀行申請貸款三百萬美金作為充實設備的財源,當時省立所屬的16所工職學校都深蒙其利而改善學校的教學品質。民國64年,梁校長調任省教育廳長,在職3年,至67年因省府改組而離職。任職期間建立省高中職校長任期制,以加強考核並減少學校的行政糾紛,讓各校校務能順利推動專心辦學。
而後,梁校長再度重執教鞭,回到本校擔任教務長,並於二年半後擔任本校第八任校長。梁校長任內完成本校多項重大建設,包含:誠正勤樸教學大樓、教育大樓、文學院大樓、研習中心大樓、體育館、游泳館、地下停車場等;並提升本校學術氛圍,成立理學院圖書館、並規劃各學系期刊室,提升學術資料的可及性;致力於改善學生生活品質,包含男女生宿舍地下通道打通、增設理髮廳、餐點販賣區等;擴增本校科系,如成立地球科學系;另亦落實校園民主,如開放學術主管由投票方式產生,並創刊《師大校訊》,提升本校校務資訊之傳播。梁尚勇校長八年半的任期中,對於本校的硬體建設與教學研究等方面諸多建樹,今日師大校園之風貌,乃由梁尚勇校長奠基而成。
他曾說:「師大人必須因應時代潮流,朝四大方向努力:人文思想的體認、師道精神的發揚、專門知能的熟習、專業知能的訓練。」對於師大的同學們,梁校長之期許,亦可由他對76級畢業同學的題字探知:「獻身教育,做為人師,毋忘傳道、授業、解惑;弘揚文化,成就志業,全在博學、審問、篤行。」民國83年後新制師資培育法的頒布,師大面臨轉型的壓力,梁校長亦指出,面對如此挑戰,師大應秉持良心辦教育,加強自身的專業條件外,一方面也必須因應現實,努力開闢財源,向綜合性大學方向發展。
參考資料:
楊雲芳(n.d)。歷史發展:師大歷任校長。師大百寶箱。檢索自http://pr.ntnu.edu.tw/news/index.php?mode=data&id=13185&keywords=%E6%A2%81%E5%B0%9A%E5%8B%8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09)。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任校長。臺師大數位校史館網站,檢索自http://archives.lib.ntnu.edu.tw/c1/c1_2.jsp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06)。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六十週年校慶特刊。同作者。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n.d)。第二屆傑出校友(2002)。檢索自http://www.ntnu.edu.tw/alumni/alumni-03/2008found/2002/publish_doas-2002-06.htm
紅樓斜雨憶校長………(秘書室退休秘書方鉅川撰文)
今天上午重回師大,參加故校長梁尚勇先生治喪會議。紅樓在寒雨中矗立,冷風吹拂一泓清池,更憑添每位與會師長心中的哀戚。
勇公去年歲末跌倒住院,傷口未痊,返家休養。不幸在三月13日中午溘然長逝,享壽八十六。家屬與治喪會委員訂於4月11日(週六) 11:30在市立二館懷恩廳舉行公祭。
勇公早年赴美留學,曾擔任政大教育系主任,教育部次長,臺灣省教育廳長,行政院研考會副主委。七十一年回母校師大教育系任教授兼教務長,七十三年出任師大第八任校長。
勇公擔任師大校長長達八年八個月,任內完成眾多建設,包括體育館,游泳館,文學院大樓,圖書館改建,理學院圖書館。成立地球科學,資訊,社會教育,科學教育…系所。為今日師大奠定更雄厚的根基與發展潛力。
恩師楊教授中柱襄贊校務多年,績效斐然,建樹良多。勇公調升希平兄為主秘後,拔擢我擔任機要秘書。目睹校長辦學認真,處事嚴謹,待人寬厚,注重效率,知人善任,選賢用能。公務繁冗,常將處理未完之公文,悉數帶回府邸批閱,翌日一早發還各處室。一校之長敬業若此,景仰之心,油然而生。
上班臨時有要事稟告校長,我絲毫都不會感到困難,除了校長辦公室之外,勇公若非在主持會議,必然是在校內新建工地………監工!
勇公山西定襄人,鄉音不重,思路清晰,說話穩重,恆以誠摯之心待人,我從未見過校長疾言厲色,責斥過任何教職員工。
學年伊始,校長必造訪資深教授和各學術單位主管,親自致送聘書,感謝他們繼續為校育才。逢年過節,人事室主任也會陪同校長探望退休校長和教授代表,致贈禮品及慰問金。這些舉止如今看來,倍覺溫馨。“師範大學”真的和“尊師重道”有絕對的相關啊!
八十二年二月勇公經總統特任為第二屆監察委員,行使彈劾,整飭官箴,廉慎奉公,功在社稷,直到八十八年榮退。師大每年春節團拜,校慶典禮,勇公經常撥冗出席。
同仁咸稱勇公是師大的“福將”,因為他在校長任內,學校海晏河清,師生平安無事,公費制度猶在,聯招校排領先。且適逢政府寬列高教預算,勇公積極爭取經費,精心擘畫,大舉建設,美化校園。今日文學院前廣場步道,高樹蔭濃,枝葉婆娑,全仗勇公當年大力主張,親自督導而成!
小女巧文年幼時屢蒙勇公伉儷寵錫,去年11月23日婚宴,尚勇公偕夫人親臨致賀,全家備感殊榮。時隔數月,尊長驟逝,心中難掩源源哀思。
梁尚勇校長年表(圖書館提供)
西元 | 民國 | 歲 | 事 蹟 |
1930 | 29 | 0 | 9月20日出生於山西省定襄縣東力村 |
就讀南京金陵大學 | |||
1949 | 38 | 19 | 隨國民政府退守來臺 進入師大教育系二年級就讀 |
1952 | 41 | 22 | 自師大畢業,參加大專畢業生預備軍官訓練 |
1953 | 42 | 23 | 分發到臺中一中任教 |
1956 | 45 | 26 | 考取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 |
1958 | 47 | 28 | 獲教育碩士學位 通過高等考試,分發教育部 |
美國密執安州學院研究院碩士 | |||
美國密蘇里大學博士 | |||
菲律賓中正學院教授兼大學部主任 | |||
1964 | 53 | 34 | 自美返國,任教於政大教育系 |
1969 | 58 | 39 | 8月任政大教育系系主任 |
1972 | 61 | 42 | 蔣彥士延攬入閣擔任教育部常務次長 |
1975 | 64 | 45 | 任臺灣省政府委員兼省教育廳長 |
1976 | 65 | 46 | 當選國民黨第十屆中央委員 |
1981 | 70 | 51 | 任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4月父梁賢達喪 |
1983 | 72 | 53 | 擔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務長,並兼特殊教育協會會長,亞洲智慧殘障協會主席 |
1984 | 73 | 54 | 7月就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校長 |
1987 | 76 | 57 |
擔任中華民國全國教育會首任理事長 |
1988 | 77 | 58 | 當選中國國民黨第十三屆中央委員 |
1989 | 78 | 59 | 任大學入學考試中心指導委員會常務委員 |
1992 | 81 | 62 | 任教育部自願就學方案實驗研究及推廣委員會召集人 |
1993 | 82 | 63 | 1月卸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校長 2月擔任第二屆監察院監察委員 |
1999 | 88 | 69 | 當選救國團指導委員 |
2001 | 90 | 71 | 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第二屆傑出校友 |
2015 | 104 | 85 | 3月13日辭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