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vesti
travesti
travesti
點閱人次:2355人
圖 新聞投稿
2015-03-25
學生秀創意 打造幸福科學校園
圖
圖
圖

【公共事務中心校園記者賴允晨報導】什麼活動這麼棒,讓學生能發揮所長,還能和可愛小朋友互動,成為鎂光燈的焦點呢?答案是「幸福校園科學築夢計畫」!該計畫邀請大專院校學生到偏鄉小學傳遞科學知識,把過程拍攝成兼具公益性與教育性的節目;323日來到師大甄選演員,學生個個大秀看家本領,角逐演出機會。

「幸福校園科學築夢計畫」由師大通識教育中心與榮獲第49屆科學節目金鐘獎的東臺傳播團隊合作推動,邀請大專院校專家團隊帶領在校學生至八所偏鄉小學,教導飲食、生活安全、資源永續運用等議題的科學知識,並將過程拍攝成節目,從社會公益與翻轉教育的角度出發,進行校園科學再造圓夢計畫。

本次試鏡以「地震防災」為主題,同學們需模擬幫小朋友上課的方式現場教學。儘管學生都來自地科系,講解的題目也相同,但每個人的教學方法卻各有特色,十分精采。

像是地科系大四劉傑笙以一人分飾主播與記者兩角的方式創意開場,講解各國對地震發生的迷信看法:如日本人認為是地下有鯰魚作祟、臺灣原住民則覺得是地牛翻身。外型亮眼、個性活潑的地科系大三應修平,則使用菲律賓板塊與歐亞板塊「打架」的童趣譬喻,解釋臺灣島的形成原因。

被問及參加試鏡的原因,應修平回答:「我有兩個興趣,一個是演戲,一個是地科,如果能把這兩個興趣結合,我覺得這是很好的機會」她補充道:「文組或其他專業會覺得理工科很難,但我希望激起大家多方面的興趣,把複雜的東西變好玩。」地科系大二尤清麗則表示:「除了裡面的主題我很有興趣外,本身也很喜歡小朋友,所以覺得這是很棒的機會,可以看到小朋友,又可以發揮我的知識。」

計劃主持人葉孟宛副教授表示,這一系列節目的主要目的有三,第一是讓學生覺得在學校學到的東西有意義,可以應用在其他地方;第二則希望讓小朋友學習如何將知識應用在生活周遭;最後葉副教授認為,節目做完等於是發展好的教案,可以讓任何學校拿去複製學習,造福更多未參與這次計畫的小朋友。

上一筆
下一筆
上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