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vesti
travesti
travesti
點閱人次:3547人
圖 新聞投稿
2015-03-17
文字詠青春 作家柯裕棻與高中生交心
圖
圖
圖

【公共事務中心羅雅璿報導】每個人都有段獨一無二的青春,但只有少部分人選擇用文字記憶。312 日晚上,作家柯裕棻來到師大紅樓文學沙龍,與三位北一女同學用散文交心,暢談燦爛青春下的暗影、歡欣與失落。

以散文創作聞名的作家柯裕棻,現為政大新聞系副教授,著有散文集《恍惚的慢板》、《甜美的剎那》、《浮生草》、《洪荒三疊》,小說集《冰箱》。三位北一女同學分別是李璐、簡均倢和黃千洵,由國文老師田威寧陪同,一同共享這場散文盛宴。

北一女中國文老師田威寧表示,這次參加紅樓文學沙龍的三位同學皆是她科任班的學生,平常除了上課外,僅能透過文字進一步認識她們。她仔細分析起每位同學的作品:「千洵是當中創作最積極的一位,可以看出她經營每篇文章的用心;均倢差一點被我錯過兩年,一直到〈姊姊的土魠魚羹店〉才讓我看見她的突破;李璐則因為成長經驗特殊,常讓我在文字中看到她早慧而細膩的一面。」

被問到寫作時遇到的困難,均倢首先提到自己是個「好強」的人,不喜歡讓人發現自己的弱點,而這種特質反映在創作上便是喜歡「虛構」而不願書寫自己生命中的缺陷。作家柯裕棻也承認自己在十幾歲時也與均倢一樣「無法直接寫」,「像個孩子賭氣般刻意避免碰觸某些事,寫作時喜歡一直『繞』」。

「一直到某個年紀以後,因為理解了人性的複雜,我終於知道青春並非總是閃耀的。」柯裕棻說,生命中的某些時刻,常會無法避免地被黯淡的陰影籠罩,「但就如月之陰暗面,明暗交替本屬自然」,她因此鼓勵三位對創作有興趣的高中生,不要害怕揭露真實,因為那才是真正能觸動人心的深刻。

柯裕棻在看完三位同學的作品後又說道,即便是被讀者期待「書寫真實」的散文創作,也並非是指作者必須要掏出內心最深沈的東西與他人分享,有時反而只要寫出「冰山一角」,讀者便能自行拼湊出未露出水面的冰山。

來參加沙龍的徐國能老師也說,寫作對他而言就是一種記錄生命的方式,是一種「會了就一輩子不離開你」的習慣。他期待三位來參加的同學能繼續寫,用文字來豐富生活。

上一筆
下一筆
上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