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事務中心李婉慈報導】出生平凡的我們,也可以活得不同凡響!中華民國教育成長學會於12月17日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舉辦「小人物,大故事」系列校園巡迴免費講座,特別邀請到三位重量級人物,廣告界才子黃國燦營運長、國寶級打擊大師鄭振炫老師及已故戲劇大師李國修之子李思源,暢談他們的人生故事。
黃營運長告訴大家要做個「有故事的人」,文化大學中文系畢業的他,三十出頭就當上廣告公司總經理,是廣告界比稿的第一把交椅,現任JWT智威湯遜廣告營運長。
「每個人都是一個品牌,如何塑造你自己相當重要。」黃營運長接著說,「創意等於生意,要有創意,首先要學會說故事的能力,再來是解決問題的能力。」他舉例說到,雖然自己數學不好,其他卻都學得很好,但放棄數學不代表放棄自己,最重要的是『用心」,「用心這兩個字不是口號,而是要努力去實踐才行。」
鄭振炫老師是國寶級打擊樂大師,曾到總統府國宴表演,平日喜歡到教養院、監獄演出,鼓舞人心,甚至為了尋找音樂靈感而隻身一人前往非洲。鄭老師一出場便秀了一段非洲鼓,相當吸睛。
鄭老師分享了他在非洲旅遊的「簡單生活」,只要三顆石頭就能成為廚房,而在當地的旅行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例如車子開到一半會拋錨;而非洲人有的是時間,因此他們在市場擺攤都會「慢慢來」,產品擺飾相當整齊;而鄭老師也教當地孩童唱臺灣的兒歌,留下美麗的回憶。
李思源,18歲前往舊金山主修電影編導,21歲完成人生第一本書,23歲改編父親李國修舞台劇作品《北極之光》,翻拍成電影《極光之愛》。他說到自己在寫《極光之愛》劇本時,會不斷地問自己對初戀的遺憾、恐懼是甚麼,他試著注入自己的「靈魂」也就是「生命」。
正式拍攝時,即使工作人員犯錯,李思源也不會責怪任何人,因為他只問自己:「今天大家工作時有沒有像一個『家』一樣,開心的來回片場。」這部作品拍攝期有45天只超時2天,他很驕傲,因為他認為這就是屏風精神,「工作即是夢想,夢想即是熱情,熱情就是生活。」
社教系專責導師龔靖雅聽完演講後表示,他對李思源導演的演說印象深刻、很感動,身為一個老師,也希望自己能為這個世界做點甚麼,對學生有所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