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事務中心羅雅璿/羅佳兒報導】師大全球華文寫作中心於12月15日舉辦「文學相對論系列講座二:文化視野與創新寫作」,邀請兩岸知名作家包括呂正惠、李一鳴等,和去年紅樓文學獎獲獎新秀,及來自北京師大的交換生,進行一場兩岸文學對談,一同思索文化和文學創作的關係。
這場座談會上,作家雲集。邀請淡江大學中文系榮譽教授呂正惠、中國作家協會魯迅文學院常務副院長李一鳴、《人民文學》副主編邱華棟及小說家付秀瑩,與本校國文系教授胡衍南、陳義芝、徐國能展開對談,吸引許多對文學愛好者到場聆聽。
中國作家協會(簡稱中國作協),自1949年成立起便匯集中國各地區優秀作家,是與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簡稱中國文聯)並列的文學團體。其下目前有33個地方作家協會、17個全國性文學社團;直屬機關刊物為《人民文學》,設有魯迅文學獎、茅盾文學獎等4個全國性文學獎項。
對於現在許多年輕作家「標新立異」的創新寫作方式,徐國能教授坦言:「我們太晚來到這個世界,無法超越的人太多,許多人因此產生一種創作上的焦慮感,急著在寫作技巧和文字運用上尋求突破。」他認為,「文學創作不光是尋找一個正確答案而已。」在審視作品時,應該思索如何在古典的基礎下回歸文化土壤,甚至進一步思考我們正面臨的文化困境。
陳義芝教授接著舉詩人陶淵明為例,認為他是具備「文化視野」的古代文人典範。陶淵明書寫日常生活的田園風物,以此入詩,經過長時間流傳,逐漸成為中國「文化」的一部分。
「文學的『新』,不是表面上一味追求標新立異的『新』,而是往思想情感深處去轉化昇華的『新』變。」語言的雕琢炫奇不該再是作家唯一的創作標的,陳教授認為,如何設法提升思想與情感的深度才是更該關注的。
對作家付秀瑩而言,與其一味談「新」,倒不如認真思索「新」與「舊」的關係,「在這個追逐潮流的、迷失的時代,堅持『舊』與『慢』或許是另一種創新!」因為寫作是一種「慢」的藝術,她鼓勵在座年輕學子要守住堅持,不要盲目追求世俗價值觀。
同時是《人民文學》副主編和小說家的邱華棟,從自身創作經驗談起,認為「寫作是一場長跑,要用一生去回應」。他也表示:「當寫作逐漸成為你長久的樂趣時,文化視野更不該只侷限在對創新的追尋,而要成為一種自我生命的回歸」。
深諳兩岸文壇現況的李一鳴,身兼教授和散文家,他也以個人創作經驗提出看法,「文學作為人類把握世界的方式之一,內在的思想情感得以透過文字或形象實現、完成。」
但李一鳴也注意到,現在的作家雖常孜孜不倦地閱讀與書寫,卻缺乏一種「對人類命運及尊嚴的本能關懷。」少了此種悲憫和體恤,即是缺少人文精神。他補充道,與其將創新的力量集中在「寫作技巧」的提升上,倒不如往每個人原來即有的「人本精神」和「文化視野」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