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事務中心李婉慈/黃筠婷報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學發展中心於12月12日舉辦首屆年度聯合成果發表會—「六藝講會」,希望透過師大教學精進創新與專業社群計畫成果發表、學生自主性讀書會期中成果發表、教學助理工作坊培訓,以及北二區資源交流分享等活動,共同建構高等教育教學優質環境,以保證教學品質。
由吳正己副校長擔任開幕式主持人,吳副校長表示,「『六藝』,除了代表青年應具備的技能外,也象徵師大校徽的六個木鐸。而「六藝講會」主軸包括教學創新精進、學習素養育成、教學助理培育及區域資源交流等四個面向。」
另外,為了讓師長接觸國際視野、前瞻國內教育的未來發展,更特別邀請到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UBC)學術副校長兼教務長高級顧問Dr. Anna Kindler擔任開幕專題演講,介紹教師教學精進方法,融入國際觀點,增進跨國交流。
Dr. Anna Kindler提到,適當的定位、具公信力的程序、務實的期待、妥善的資源配置、關鍵成果須被充分傳達、以及積極進行後續追蹤等,是教育革新成功的先決條件,其中「確立定位」是行政管理方強化教學評量信效度的方式,是教學精進策略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在「教學研究-數位教學設計」發表會中,師大機電系副教授吳順德分享翻轉教室的益處,及比較傳統教學與翻轉教室的不同。吳副教授指出,傳統教授方式中,老師課前較簡單,在課堂上使用PPT和板書;但如果是翻轉教室教學,老師講課前要錄影、並上傳學校Moodle系統讓學生點閱預習,上課時透過小考確認學生學習狀況。學生課堂討論時,老師可以四處走動,增加師生互動,達到雙贏。
而「教學助理工作坊」則由教育系傑出TA陳永昌、陳宛君、鄭柏廷分享團隊合作經驗─「TA:師生溝通的橋樑」。對於延續課堂討論方面,三位提到設立論壇來增加互動,TA在論壇裡和學生討論、引導發言;另外也會請學生寫學習歷程札記,每星期回收作為出缺席紀錄參考,並與學生分析出缺席和成績息息相關的重要性。有趣的是,TA們也會潛伏在師大「選課沒地雷」的社團裡,瞭解學生對課程設計的滿意度、老師的教學等。
當日也設有102學年度教學精進創新成果及103學年度第一學期學生讀書會成果海報展,吸引許多老師、學生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