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事務中心陳葳報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電機工程學系碩一的龔大瑋、黃騰緯及大四林冠廷、葉峻孝、蔡宛彤五位學生,在許陳鑑教授、王偉彥教授指導下,於今年11月遠赴北京參加「2014世界盃人形機器人大賽」,一舉拿下三面獎牌,分別是爬梯總成績第一名(金牌)、舉重總成績第二名(銀牌)、全能總成績第三名(銅牌)。
為期五天的「世界盃人形機器人大賽」,包含不同項目的比賽,挑戰參賽者寫程式設定機器人各項功能,像是爬梯、舉重、不平地面行走、馬拉松及來回快跑等。
龔大瑋表示,每個比賽項目都有不同的困難要突破,像是爬梯,最需要注意平衡,因為機器人腰部無法像人類一樣扭動,所以寫程式時要精算每一階樓梯的距離、機器人手部和抬腳動作;負責機器人不平地面行走項目的蔡宛彤表示,原本預期要閃避硬幣,然而比賽現場硬幣非常多,機器人必須行走在硬幣上,當下隨機應變、改寫程式。
比賽期間,電機系學生每天早上6點起床,7點就要占場地、測試機器人,而比完賽後,又要測試隔天的項目4小時。在全能比賽項目中,師大電機團隊前四天積分保持第一,預期拿下第二面金牌;然而卻在最後一天的200公尺馬拉松項目,因為機器人電池電力不足,在119公尺處停下,被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淡大超越積分,飲恨拿下銅牌。
黃騰緯表示,在戶外舉行的馬拉松比賽,團隊將程式設定延著紅色直線前進,機器人遇到箭頭指標後,判讀正確方向轉彎;但太陽光會因時間不同而干擾判讀,因此必須在賽前1小時到達場地,並依當天情況更改程式,確定機器人不會出錯;葉峻孝說,因為擔心自己的紅色鞋帶干擾判讀,還將鞋子脫掉。
團隊成員感謝教育部與師大科技與工程學院的經費補助,也特別感謝兩位指導老師許陳鑑教授、王偉彥教授,賽前每週檢驗機器人程式,嚴謹的教導與設立宏大目標,讓電機系代表師大在國際賽事中揚眉吐氣。
龔大瑋提到,會把這次比賽的經驗與機器人傳承給學弟妹,期許明年可以拿到更多獎牌,寫下更好的成績。
師大從傳統師範學院轉型成綜合性大學,專業不只著重師資教育的發展,科技與工程學院中電機系著重於晶片、通訊等智慧控制系統,而機電系著重機械工業,在科技技術職場中各占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