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事務中心葉霈萱/林爭意報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97級校友、臺灣童心創意行動協會理事長許芯瑋獲選103年度「十大傑出青年」;辭去2年的高中英文教職,獻身推廣孩童教育,全是因為一場演講,改變了許芯瑋的生命軌跡。
許芯瑋受訪時表示,這個獎代表著「開始」,提醒自己任重道遠,要繼續努力,並想把獎項獻給一直支持她的家人。
4年前,在高中任教的許芯瑋,看著學生在考試壓力下,對於學習越來越困惑,自己也對教育漸漸產生疑問。然而,一天她點開TED影片,看見了瑟吉(Kiran Bir Sethi)校長在印度發起「Design For Change」(DFC)活動的演講。
瑟吉校長鼓勵孩子主動改變社會問題,成為「自己想見到的改變」,並帶著孩子們呼喊:「I CAN!」。當時正在吃甜點的許芯瑋,說自己卻愈吃愈鹹,因為她被演講感動到不停流下眼淚。
許芯瑋說,瑟吉校長的「熱情」,讓自己深受感動與激勵,「學生學習知識,不是為了考試升學,而是要應用知識,改變身邊的問題。」正是這樣的信念,打動了許芯瑋,也鼓起勇氣聯絡,沒想到瑟吉校長鼓勵她:「感動沒有用,你要行動才行!想不想在臺灣推行 Design For Change?」
「If not now, then when? If not us, then who?」不從自己開始改變,更待何時?如果小朋友都願意高喊「I CAN!」,她又有什麼理由拒絕人生中第一次的DFC挑戰呢?
2010年,許芯瑋帶著師大附中的學生開始DFC,鼓勵他們針對現狀、主動出擊,當個起身改變的勇者。2011年,她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們成立「臺灣童心創意行動協會」,推廣「全球孩童創意行動挑戰(Design For Change TAIWAN)」,邀請全臺國小三年級以上的學生參加挑戰,讓孩子感受問題,想像解決問題的方法,然後實踐行動方案,並分享過程。
DFC Taiwan今年邁入第五屆,已搜集了超過300個挑戰故事,許芯瑋笑說每個故事都讓自己很感動,但她喜歡的不只是故事,而是帶動DFC過程中,和老師、孩子們的互動。
DFC想讓孩子留下深刻回憶,當他們長大後,回想年幼的自己如何突破身邊困境,「我最感動的是,每個故事背後,孩子們學習改變,讓自己變得不一樣。」許芯瑋說,希望DFC成為每個臺灣小孩一生至少玩過一次的挑戰。
「DFC Taiwan的特色是,團隊很多人、很有活力,是一個leading team!」談到DFC Taiwan未來的計劃,許芯瑋眼中充滿光彩,「2014年首度舉辦亞洲雙年會、2017年則是40個國家的國際大會。」而2020年將會是DFC在臺灣10年,許芯瑋滿是活力地說,想邀請當初第一屆小朋友回來,看看10年後的他們,現在過得如何。
「希望在我有生之年,能看到DFC不再存在!有一天這個機構不存在,才是真正的成功」許芯瑋這樣說著。DFC的夥伴們最希望的事,就是有一天組織可以不用存在,讓改變與夢想成為像耶誕節一樣自然的事情。
而許芯瑋也談到在師大求學過程,「那是一段我可以念最愛的科目-英文,而且培養自信的快樂時光,也是那時養分支撐我走到現在。」她說,在學校修過的課,就像連成線的「點」,不論喜歡與否,都有很多收獲,也更了解自己想要什麼。
或許有人問「改變的勇氣從何而來?」許芯瑋說,「去做就對了!」就像她那時決定投入DFC,「勇氣並不是怎麼樣去『培養』,而是找到自己喜歡的事後,自然而然就會產生。」許芯瑋鼓勵大家,給自己多一些時間探索內在,問問心底的聲音,「有沒有一件事是你喜歡、有熱情,而且不做會後悔的,想到了,那就為自己的人生賭一把吧!」
「其實DFC就是一種生活態度,遇到身邊的問題,想像怎麼解決,然後在生活中慢慢實踐,其實沒有那麼難!就以身作則吧!」許芯瑋說,要時時提醒自己要保有赤子之心,保有那份改變世界的勇氣與自信,「別再抱怨了,將成為老師的師大學生,若是想遇見什麼樣的孩子,就先成為什麼樣的大人吧!」